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文文的成語 (333個)

    121

    巧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wén qiǎo d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羅織罪名,蓄意毀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汲鄭列傳》:“而刀筆吏專深巧詆,陷人于罪。”
    122

    曲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wén qǔ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歪曲地援引法律條,不露痕跡地陷人于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宦海》第六回:“他卻要賣弄自己的精明,張大自家的勢焰,深曲折的送了這個人的腦袋,方才覺得心中舒服。”
    123

    周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wén zhōu n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條;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。也把不根據事實而牽強附會給人硬加罪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酷吏列傳》:“與趙禹共定諸律令,務在深。”
    124

    俗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ú xià wén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為應付世事而寫的平庸的應酬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與馮宿論書》:“時時應事作俗下字,下筆令人慚。”
    125

    共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wén gòng g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同共軌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賦》:“削平天下,同共規。”
    126

    不對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bù duì t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章的內容跟題目對不上。亦指言談離開了主旨或答非所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且介亭雜二集 名人和名言》:“所以太炎先生的第三道策,其實是不對題的。”
    127

    經武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jīng wǔ w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謂事武功都很出色。②菊花的一種。見清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·九花山子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顏真卿《郭公廟碑銘》:“經武緯,訓徒陟步。”
    128

    理不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lǐ bù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章在詞句和內容方面都行不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五代史·選舉志》:“況此等多不究義,唯攻帖書,理既不甚通,名第豈可妄與?”
    129

    弱書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ruò shū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弱:雅而體弱。舉目雅,身體柔弱的讀書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賞譽下》:“士龍為人,弱可愛。”
    130

    人相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rén xiāng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往往彼此看不起。輕:輕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丕《典論 論》:“人相輕,自古而然,傅毅之子班固,伯仲之間耳,而固小之。”
    131

    身斷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shēn duàn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荊楚、南越一帶的習俗。身刺花紋,截短頭發,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。后常用以指較落后地區的民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長子太伯、虞仲知古人欲立季歷以傳昌,乃二人亡如荊蠻,身斷發,以讓季歷。”
    132

    擅雕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shàn diāo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雕龍:擅長寫章。章寫得很出色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史·薛橙傳論》:“橙并學稱該博,擅雕龍,或揮翰鳳池,或著書麟閣,咸居祿位,各逞琳瑯。”
    133

    身剪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shēn jiǎn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身斷發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韓詩外傳》第八卷:“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……身剪發而后處焉。”
    134

    爾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n wén ěr y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態度溫和;舉動斯。現有時也指缺乏斗爭性;做事不大膽潑辣;沒有闖勁。爾雅: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陳錫九》:“太守愕然曰:‘此名士之子,溫爾雅,烏能作賊?’”
    135

    緯武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ěi wǔ jīng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有有武,有治理國家的才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六王傳贊》:“彼美齊獻,卓爾不群,自家刑國,緯武經。”
    136

    弄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wén nòng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舞:弄;墨:筆。形容玩弄字技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3回:“豈亦效書生,區區于筆硯之間,數黑論黃,舞弄墨而已乎?”
    137

    巧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wén qiǎo f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玩弄辭,巧用法令,以達到邪惡的目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王充《論衡·程材》:“長大成吏,舞巧法,徇私為己,勉赴權利。”
    138

    生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g wén shēng x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望生義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朱駿聲《說通訓定聲·臨部》:“《左襄二十六傳》……按即‘潛’字之變,杜望生訓耳。”
    139

    枉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wén wǎng f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玩弄辭,巧用法令,以達到邪惡的目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06回:“稽查書辦,沒有一個不舞枉法。”
    140

    武之道,一張一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wǔ zhī dào,yī zhāng yī c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、武:指周王和周武王。意思是寬嚴相結合,是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。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禮記·雜記下》:“張而不弛,武弗能也;弛而不張,武弗為也。一張一弛,武之道也。”
    * 關于文文的成語 形容文文的成語 描述文文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