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文文的成語 (333個)

    101

    官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ān yàng wén z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官場上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。現比喻徒具形式;擺擺樣子;沒有實際內容的章、言詞或做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沈鯨《雙珠記 風鑒通神》:“~大手筆,衙官屈宋誰能匹。冀得鴻臚第一傳,平地雷轟聲霹靂。”
    102

    慧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ì yè wén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有學天才并與字結為業緣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 謝靈運傳》:“得道應須慧業人,生天當在靈運前,成佛必在靈運后。”
    103

    厚重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òu zhòng shǎo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厚重:敦厚穩重;采。形容人穩重敦厚,質樸平實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余嘉錫論學雜著·釋傖楚》:“機云入洛,厭北人厚重少,嗜羊棗而啖酥酪,不如南方之莼羹魚膾,輒目之為傖父。”
    104

    嚼字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áo zì yǎo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嚼:將食物咬爛。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。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實質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張南莊《何曲·序》:“詎能嚼字咬,又何須之乎者也。”
    105

    奮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í wén fèn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施行教,振奮武事。語本《書·禹貢》:“五百里綏服;三百里揆教;二百里奮武衛。”孔傳:“揆,度也。度王者教而行之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書·禹貢》:“五百里綏服;三百里揆教;二百里奮武衛。”孔傳:“揆,度也。度王者教而行之。”
    106

    巨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àn wén jù y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評論章的高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56回:“現在看巨眼,應推印伯伯當代第一。”
    107

    老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àn wén lǎo y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評論章的高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56回:“如品論訛錯,以后再不敢自居看老眼。”
    108

    鋪采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ù cǎi xū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“摛”念chī。鋪陳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劉勰《心雕龍·詮賦》:“《詩》有六義,其二曰賦。賦者,鋪也。鋪采摛,體物寫志也。”
    109

    被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fà wén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被發:散發;身:身上刺花紋。原指古代吳越一代的風俗。后也用以泛指未開化地帶的風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王制》:“東方曰夷,被發身,有不火食者矣。”
    110

    并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ng wén bìng m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章的思想感情和字都很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珠泉居士《續板橋雜記·二湯》:“桐邑楊米人曾為二姬作《雙珠記傳奇》,情并茂。惜尚秘之枕函,余未得而讀之。”
    111

    存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wén cún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不加飾,保留本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瀾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一章第五節:“他們首創了棄存質,保存經意,照原本直譯的方法,因而為后來譯家所遵守。”
    112

    就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ì wén jiù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放棄業,改從武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九世同居》第一折:“吾聞詩禮傳家,此子棄就武,亦各言其志也,曾讀《武經七書》么?”
    113

    壯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wén zhuàng j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遒:強勁有力。形容辭強勁有力,節奏雄壯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·杜子美》:“曹氏父子鞍馬間為,往往橫槊賦詩,故其裘壯節,抑揚哀怨。”
    114

    出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ù wén chū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稱人兼備武之才,入朝為臣,出朝為將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張說《河西節度副大使都督安公碑》:“總軍挾郡,入出武。三十年間,式遏戎虜。”
    115

    書同,車同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tóng wén,chē tóng g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車軌相同,字相同。比喻國家統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今天下車同軌,書同。”
    116

    遂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ì fēi wén g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飾非過。掩飾錯誤和過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荀悅《漢紀 昭帝紀》:“遂非過,知而不改。”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今之君子,豈徒順之,又從為之辭。”
    117

    附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wén fù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深傅會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徐石麟傳》:“當是時,帝以威刑馭下,法官引律,大抵深附會,予重比。”
    118

    傅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wén fù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牽強而苛細地援引法律條陷人以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仁宗紀》:“吏或深傅會,以致冤濫。”
    119

    身無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wú fēn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非常貧窮
    成語出處:
    司馬森《風雨桐江》第一章:“他現在是身無分,靠那好心腸的女店主借錢度日。”
    120

    能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 wén néng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既有才,又通武藝。現常指既能動筆又有實際工作能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二本楔子:“則為那善能武人千里。”
    * 關于文文的成語 形容文文的成語 描述文文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