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擂鼓的成語 (6個)
-
1
擂鼓篩鑼
- 成語拼音:
- léi gǔ shāi luó
- 成語解釋:
- 擂鼓:急擊鼓。篩鑼:敲鑼。敲鑼打鼓。形容大聲吵鬧。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杜仁杰《耍孩兒 莊家不識構闌》曲:“抬頭覷是個鐘樓模樣,往下覷卻是人旋窩。見幾個婦女向臺兒上坐,又不是迎神賽社,不住的擂鼓篩鑼。”
-
2
擂鼓鳴金
- 成語拼音:
- léi gǔ míng jīn
- 成語解釋:
- 金:指鑼。指戰場上擊鼓打鑼,以壯聲勢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午時牌》第二折:“我今日傳了將令,則要您記的叮嚀:也不許搖旗吶喊,也不許擂鼓鳴金。”
-
3
篩鑼擂鼓
- 成語拼音:
- shāi luó léi gǔ
- 成語解釋:
- 敲鑼打鼓。形容大聲吵鬧。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28回:“翻筋斗,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,無所不為的玩耍。”
-
4
揚幡擂鼓
- 成語拼音:
- yáng fān léi gǔ
- 成語解釋:
-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揚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見了。”
-
5
大張旗鼓
- 成語拼音:
- dà zhāng qí gǔ
- 成語解釋:
-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張春帆《宦海》:“李參戎帶著這些人陸續出了鎮南關,便大張旗鼓,排齊隊伍,浩浩蕩蕩地向前進發。”
-
6
鼓噪而進
- 成語拼音:
- gǔ zào ér jìn
- 成語解釋:
- 鼓噪:擂鼓和吶喊。擂鼓吶喊,大張聲勢地向前沖去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哀公十七年》:“越子為左右句舉,使夜或左或右,鼓噪而進。”
* 關于擂鼓的成語 形容擂鼓的成語 描述擂鼓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