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搖搖晃晃的成語 (12個)
-
1
搖搖晃晃
- 成語拼音:
- yáo yáo huǎng huǎng
- 成語解釋:
- 左右搖擺,不穩定
- 成語出處:
-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45章:“他說完這些話,就站起來,打開家門,搖搖晃晃地向外面的黑暗中走去……”
-
2
悠悠蕩蕩
- 成語拼音:
- yōu yōu dàng dà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搖搖晃晃,飄浮不定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47卷:“若是悠悠蕩蕩,未有不入于邪僻。”
-
3
搖搖欲墜
- 成語拼音:
- yáo yáo yù zhuì
- 成語解釋:
- 搖搖:搖晃;動搖不穩的樣子;欲:將要;墜:掉下來。搖搖晃晃;即將掉下來。形容很不穩定;就要掉下來;或比喻就要垮臺或崩潰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04回:“眾視之,見其色昏暗,搖搖欲墜。”
-
4
搖頭擺尾
- 成語拼音:
- yáo tóu bǎi wěi
- 成語解釋:
- ①搖動著腦袋;擺動著尾巴。形容悠然自得的樣子。②搖晃著腦袋;擺動著身體。形容輕狂得意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:“臨濟門下有個赤梢鯉魚,搖頭擺尾,向南方去。”
-
5
搖搖欲倒
- 成語拼音:
- yáo yáo yù dǎo
- 成語解釋:
- 搖搖:搖晃;欲:將要。形容很快就要倒塌,或不穩固,很快就要垮臺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學習和時局》:“西方的希特勒在蘇聯紅軍嚴重打擊之下有搖搖欲倒之勢。”
-
6
搖頭晃腦
- 成語拼音:
- yáo tóu huàng nǎo
- 成語解釋:
- 晃:搖動。腦袋搖來搖去;形容舊時讀書人吟誦的姿態或自得其樂、自以為是的樣子。也作“搖頭擺腦”。有時也形容輕狂之態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至乾禪師》第四十八卷:“教渠拽耙牽犁,直是搖頭擺腦。”
-
7
一步三搖
- 成語拼音:
- yī bù sān yáo
- 成語解釋:
- 指人走路搖晃或者悠閑自得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無名氏《劉公案》第29回:“囑咐家丁看門戶,他這才一步三搖來到大門。”
-
8
搖錢樹
- 成語拼音:
- yáo qián shù
- 成語解釋:
- 神話中的一種寶樹,一搖晃就有許多錢掉下來。指借以獲得錢財的人或事物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只是你的娘,把你當個搖錢之樹,等閑也不輕放你出去。”
-
9
搖身一變
- 成語拼音:
- yáo shēn yī biàn
- 成語解釋:
- 搖晃一下身子;就改變了身份。形容變化得快。舊小說中指有神通的人用法術使自己變成別的形體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二回:“悟空捻著訣,念動咒語,搖身一變,就變做一科(棵)松樹。”
-
10
鴨步鵝行
- 成語拼音:
- yā bù é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鴨和鵝行八字步,因用以形容人走路遲緩搖晃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秦簡夫《東堂老》第二折:“我覷不得你(衤肖)寬也那褶下,肚疊胸高,鴨步鵝行。”
-
11
顛頭播腦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tóu bō nǎo
- 成語解釋:
- 顛:晃動;播:通“簸”,搖蕩。點頭晃腦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郭勛《英烈傳》第19回:“馬上說同心,止不住顛頭播腦。”
-
12
顛頭簸腦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tóu bǒ nǎo
- 成語解釋:
- 顛:晃動;簸:搖蕩。點頭晃腦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戴珞《滕陰雜記》第二卷:“從今那復容高傲?免不得改稿時顛頭簸腦,說堂時垂手呵腰。”
* 關于搖搖晃晃的成語 形容搖搖晃晃的成語 描述搖搖晃晃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