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援救的成語 (5個)
-
1
援溺振渴
- 成語拼音:
- yuán nì zhèn kě
- 成語解釋:
- 振:通“賑”,救濟。援救落水的人,周濟饑渴的人。指幫助落難者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邵博《聞見后錄》第15卷:“曾未期月,援溺振渴,事無巨細,悉究本末。”
-
2
首尾相衛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wěi xiāng wèi
- 成語解釋:
- 喻互相援救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溫嶠傳》:“至于首啟戎行,不敢有辭,仆與仁公當如常山之蛇,首尾相衛,又唇齒之喻也。”
-
3
坐視不顧
- 成語拼音:
- zuò shì bù gù
- 成語解釋:
- 坐:不動。見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,坐在一旁觀看不去援救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結構第一》:“以有疏財仗義之張大公在,受人之托,必能忠人之事,未有坐視不顧,而致其剪發也。”
-
4
暗室逢燈
- 成語拼音:
- àn shì féng dē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在危難或困惑中,忽然遇人援救或指點引導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十回:“天幸遇著相公,如暗室逢燈,絕渡逢舟,從此讀書作文,俱可望有門徑矣!”
-
5
引手投足
- 成語拼音:
- yǐn shǒu tóu zú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出微力便能援救別人。語本唐韓愈《應科目時與人書》:“庸詎知有力者不哀其窮,而忘一舉手一投足之勞而轉之清波乎?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唐·韓愈《應科目時與人書》:“庸詎知有力者不哀其窮,而忘一舉手一投足之勞而轉之清波乎?”
* 關于援救的成語 形容援救的成語 描述援救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