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指目的成語 (7個)
-
1
道路指目
- 成語拼音:
- dào lù zhǐ mù
- 成語解釋:
- 指目:手指而目視。道路上的人用手指著,用眼看著。形容事情十分明顯
- 成語出處:
- 鄒韜奮《我們對于國事的態度和主張》:“迄今抗戰陣營中尚潛伏著若干妥協主和分子,道路指目,當非空穴來風。”
-
2
碎身粉骨
- 成語拼音:
- suì shēn fěn gǔ
- 成語解釋:
- 身體粉碎。指死亡。多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敦煌變文集·妙法蓮華經講經文》:“暫愿不為(違)于說者,碎身粉骨效驅馳。”
-
3
碎首糜軀
- 成語拼音:
- suì shǒu mí qū
- 成語解釋:
- 頭顱粉碎,身軀糜爛。猶言粉身碎骨。多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蔡邕《讓尚書乞民閑冗表》:“三月之中,充歷三臺,光榮昭顯,非臣愚蔽不方所當盜竊,非臣碎首糜軀所能補報。”
-
4
戟指怒目
- 成語拼音:
- jǐ zhǐ nǔ zhāng
- 成語解釋:
- 指著人,瞪著眼。形容大怒時斥責人的神態。
- 成語出處:
- 馬輅《國共和談演義》第六回:“張學良還要解釋,蔣早氣得七竅生煙,戟指怒目。抗日,抗日,等我死了以后,你再去抗日好了!”
-
5
目指氣使
- 成語拼音:
- mù zhǐ qì shǐ
- 成語解釋:
- 用眼神和氣色示意以指使人。形容態度驕橫傲慢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說苑 君道》:“今王將東面目指氣使以求臣,則廝役之材至矣;南面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,則人臣之材至矣。”
-
6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
- 成語拼音:
- yī zhǐ bì mù,bù jiàn tài shān
- 成語解釋:
-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
- 成語出處:
- 謝覺哉《關于獨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體的事,不管好處多大,總是‘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’。”
-
7
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
- 成語拼音:
- shí mù suǒ shì,shí shǒu suǒ zhǐ
- 成語解釋:
- 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,不允許做壞事,做了也不可能隱瞞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大學》:“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,其嚴乎。”
* 關于指目的成語 形容指目的成語 描述指目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