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才能的成語 (351個)

    21

    大心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i dà xīn x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很高,思考細密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10回:“加寫‘大心細,負責任’兩考語。”
    22

    竭智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i jié zhì p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竭:盡;疲:疲倦。用盡,智力衰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八卷:“弟子事夫子有年矣,竭而智罷,振于學問不復進,請一休焉。”
    23

    大材小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ái xiǎo y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器物派小用場;表示使用不當。比喻很高的人屈就于下職位。不充分發揮其智。亦指人事安排不恰當而屈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陸游《送辛幼安殿撰造朝》詩:“大材小用古所嘆,管仲蕭何實流亞。”
    24

    匏瓜空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áo guā kōng x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孔子比喻自己無法像匏瓜那樣系懸著而不讓人食用,應該出仕為官,有所作為。后用以比喻有的人卻不為世所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 陽貨》:“吾豈匏瓜也哉?焉系而不食。”
    25

    求賢若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xián ruò k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賢:有的人。形容尋求優秀人心情十分迫切;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 韋世康傳》:“朕夙夜庶幾,求賢若渴,冀與公共治天下,以致太平。”
    26

    輩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cái bèi c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指德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;輩出:成批地連續出現。有的人一批接一批涌來。形容人一批接一批不斷涌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漁《閑情偶寄 詞曲 格局第六》:“猶之詩、賦、古文以及時藝,其中人輩出,一人勝似一人。”
    27

    濟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cái jǐ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指德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。濟濟:眾多的樣子。形容有的人很多。濟濟:眾多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62回:“閏臣見人濟濟,十分歡悅。”
    28

    華蓋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i huá gài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蓋:覆蓋。很高;遠遠超出當代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他做宗人府主事時候,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,是個華蓋世的名王。”
    29

    華橫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i huá hé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華:表現于外的。多指文學文藝書畫方面而言。很有華;或充滿了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曾國藩《曾國藩家書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溫弟時文已華橫溢,長安諸友多稱賞之。”
    30

    博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āo cái bó x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學:學問。高超,學問廣博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宣帝紀》:“八日,州舉高博學者為秀,郡舉明經行修者為孝廉,上卅、上郡歲一人,下卅、下郡三歲一人。”
    31

    命世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ìng shì zhī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順應天命而降世的人。后多指名望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。亦作“命世之英”、“命世之雄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李陵《答蘇武書》:“賈誼、亞夫之徒,皆信命世之,抱將相之具。”
    32

    七步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 bù qí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有七步成詩的。比喻人有氣,文思敏捷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程允升《幼學故事瓊林·文事》:“七步奇,羨天之敏捷。”
    33

    逞強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ěng qiáng chēng n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炫耀賣弄自己的和本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端木蕻良《曹雪芹》第13章:“今后千萬不可逞強稱,何況你既未讀過多少詩書,更談不上氣。”
    34

    伐功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á gōng jīn n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伐、矜:夸耀。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。形容居高自大,恃傲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奉法循理之吏,不伐功矜,百姓無稱,亦無過行。”
    35

    自負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fù qí n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負:自恃,自許。自恃而又自信自己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“李廣氣,天下無雙,自負其,數與虜敵戰,恐亡之。”
    36

    百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lǐ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百里:方圓百里之地;。指治理方圓百里地區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龐統傳》:“龐士元非百里也,使處治中,別駕之任。”
    37

    百里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lǐ zhī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百里:方圓百里之地;。指治理方圓百里地區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57回:“龐士元非百里之。”
    38

    博學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ó xué hóng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博:廣博;學:學問;宏:廣大;。學識廣博,有多方面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6回:“陛下在內檢一個博學宏的,召他進來,面試一篇,不好再作區處。”
    39

    蔽識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i bì shí q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蔽:塞而不通。蔽塞見識淺陋。南朝梁·江淹《蕭重讓揚州表》:“臣蔽識淺,非集譽于鄉曲;榮降寵臻,乃假翼于皇極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江淹《蕭重讓揚州表》:“臣蔽識淺,非集譽于鄉曲;榮降寵臻,乃假翼于皇極。”
    40

    疏識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i shū shí q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;疏:空虛;識:學識;淺:淺薄。不高,學問與見識淺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三卷:“晚學生疏識淺,全仗老太師海涵。”
    * 關于才能的成語 形容才能的成語 描述才能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