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成性的成語 (14個)
-
1
習以成性
- 成語拼音:
- xí yǐ chéng xìng
- 成語解釋:
- 習:習慣。習慣了就養成了性格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王導傳》:“習以成性,遷善遠罪而不自知,行成德立。”
-
2
兇殘成性
- 成語拼音:
- xiōng cán chéng xìng
- 成語解釋:
- 兇惡殘暴成了本性。形容極其兇狠殘暴
- 成語出處:
-
3
山河易改,本性難移
- 成語拼音:
- shān hé yì gǎi,běn xìng nán yí
- 成語解釋:
- 指習慣成性,很難改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謝金吾》第三折:“可不的山河易改,本性難移。”
-
4
熏陶成性
- 成語拼音:
- xūn táo chéng xìng
- 成語解釋:
- 熏陶:感化,培養;性:習慣。經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種習性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程頤傳》:“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,亦必延名德之士,使與之處,以熏陶成性。”
-
5
嗜殺成性
- 成語拼音:
- shì shā chéng xìng
- 成語解釋:
- 嗜:愛好。好殺人成了習性。形容極端兇殘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‘孰能一之?’對曰:‘不嗜殺人者能一之。’”
-
6
豺狼成性
- 成語拼音:
- chái láng chéng xìng
- 成語解釋:
- 豺:一種類似狼的兇殘野獸;也叫“豺狗”。像豺狼一樣兇惡殘暴成了習性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駱賓王《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》:“加以虺蜴為人,豺狼成性。”
-
7
風流浪子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liú làng zǐ
- 成語解釋:
- 風流成性不受習俗慣例和道德規范約束的放蕩不羈的人。指不務正業過著放蕩生活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無名氏《包青天奇案》第七卷:“姓汪名琦,生得清秀,是個風流浪子。”
-
8
詭譎無行
- 成語拼音:
- guǐ jué wú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詭譎:欺詐;無行:缺德。指欺詐成性,品行不端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洪邁《夷堅丙志·河北道士》:“而宋詭譎無行,且懶惰,不肯竟其學。”
-
9
習久成性
- 成語拼音:
- xí jiǔ chéng xìng
- 成語解釋:
- 成語出處:
-
10
文婪武嬉
- 成語拼音:
- wén lán wǔ xī
- 成語解釋:
- 謂文武官員習于安逸,貪婪成性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魏源《圣武記》第八卷:“黃殿、李勇、吳外等,因民弗忍,又窺臺吏文婪武嬉,遂謀變也。”
-
11
虎狼之國
- 成語拼音:
- hǔ láng zhī guó
- 成語解釋:
- 像虎和狼一樣兇猛的國家。比喻侵略成性的國家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秦,虎狼之國,不可信。”
-
12
殺人不眨眼
- 成語拼音:
- shā rén bù zhǎ yǎn
- 成語解釋:
- 本來是禪宗用語。殺人連眼睛都不眨一下。形容嗜殺成性;極端的暴虐兇殘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第11卷:“汝不聞殺人不眨眼將軍乎?”
-
13
水來伸手,飯來張口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lái shēn shǒu,fàn lái zhāng kǒu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懶惰成性,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1回:“你們深宅大院,‘水來伸手,飯來張口’,只知雞蛋是平常東西,那里知道外頭買賣的行市呢?”
-
14
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
- 成語拼音:
- yī lái shēn shǒu,fàn lái zhāng kǒu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懶惰成性,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1回:“安公子是自幼嬌養,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的人。”
* 關于成性的成語 形容成性的成語 描述成性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