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憐惜的成語 (9個)
-
1
惜香憐玉
- 成語拼音:
- xī xiāng lián yù
- 成語解釋:
- 惜:愛惜;憐:憐惜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與憐愛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端正好·相憶》套曲:“惜香憐玉那情歡,端的是心無厭,錦帳內效鶼鶼。”
-
2
憐孤惜寡
- 成語拼音:
- lián gū xī guǎ
- 成語解釋:
- 憐:哀憐,同情;惜:憐惜。憐憫同情孤苦無依的孤兒寡婦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徐元《八義記·趙宣訓子》:“憐孤惜寡念貧窮,今日收留我運通。”
-
3
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,tóng yōu xiāng jiù
- 成語解釋:
- 憐:憐惜。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傳》:“子不聞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。”
-
4
恤老憐貧
- 成語拼音:
- xù lǎo lián pín
- 成語解釋:
- 周濟老人,憐惜窮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劉時中《端正好·上高監司》:“恤老憐貧,視民如子,起死回生。”
-
5
顧影自憐
- 成語拼音:
- gù yǐng zì lián
- 成語解釋:
- 看著影子;自己憐惜自己。原形容孤獨失意;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陸機《赴洛道中作》詩:“佇立望故鄉,顧影凄自憐。”
-
6
同病相憐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憐:憐惜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》:“子不聞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。”
-
7
哀兵必勝
- 成語拼音:
- āi bīng bì shèng
- 成語解釋:
- 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李耳《老子 德經》第69章:“禍莫大于輕敵,輕敵幾喪吾寶,故抗兵相加,哀者勝矣。”三國 魏 王弼注:“抗,舉也;加,當也。哀者必相惜,而不趣利避害,故必勝。”
-
8
愛莫能助
- 成語拼音:
- ài mò néng zhù
- 成語解釋:
- 愛:一說通“爰”;隱蔽貌;指隱而不見;另說解為同情憐惜。①原意指德之舉無形;隱而不見;所以沒有人能幫助他。②雖很同情;愿意幫助;但限于力量或條件而無法辦到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》:“荊公開言道:‘子瞻左遷黃州,乃圣上主意,老夫愛莫能助。’”
-
9
蝎蝎螫螫
- 成語拼音:
- xiē xiē zhē zhē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婆婆媽媽,在小事情上過分地表示關心、憐惜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1回:“偏慣會這么蝎蝎螫螫老婆子的樣兒。”
* 關于憐惜的成語 形容憐惜的成語 描述憐惜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