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心神不寧的成語 (6個)
-
1
心神不寧
- 成語拼音:
- xīn shén bù ní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心情不平靜;精神不安定。寧:安寧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33回:“(三藏)心神不寧道:'徒弟啊,我怎幺打寒噤呢?'”
-
2
失神喪魄
- 成語拼音:
- shī shén sàng pò
- 成語解釋:
- 失:喪失;魄:人的精神靈氣。形容心神不寧或驚慌之極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虹》:“怎么我近來變了呀!這樣失神喪魄,沒有一點精密的計算?”
-
3
恍然若失
- 成語拼音:
- huǎng rán ruò shī
- 成語解釋:
-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寧,不知如何是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第49回:“金鐘兒聽了這一番言語,恍然若失,心上愧悔的無地自容。”
-
4
疢如疾首
- 成語拼音:
- chèn rú jí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疢:熱病;疾首:頭痛。內心煩熱得頭痛腦脹。形容憂傷成疾或心神不寧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小弁》:“疢如疾首。”
-
5
臨食廢箸
- 成語拼音:
- lín shí fèi zhù
- 成語解釋:
- 臨:到,將要;箸:筷子。臨到吃時卻丟掉筷子。形容心神不寧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106回:“此用之所以臥不安席,臨食而廢箸者也。”
-
6
亡魂喪魄
- 成語拼音:
- wáng hún sàng pò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非常驚慌恐懼或心神不寧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孤本元明雜居 打董達》第二折:“哥哥你寬肺腑,休間阻,我教他亡魂喪魄,認個賢。”
* 關于心神不寧的成語 形容心神不寧的成語 描述心神不寧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