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心存的成語 (12個)
-
1
居心不良
- 成語拼音:
- jū xīn bù liáng
- 成語解釋:
- 居心:存心;良:善。存心不善。指內心存在著惡意或陰謀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言語》:“卿居心不凈,乃復強欲滓穢太清耶。”
-
2
心存高官,志在巨富
- 成語拼音:
- xīn cún gāo guān,zhì zài jù fù
- 成語解釋:
- 存:想念。一心想做高官,大富大貴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李贄《焚書·又與焦弱侯》:“彼以為周、程、張、朱者,皆口談道德而心存高官,志在巨富。”
-
3
心存目替
- 成語拼音:
- xīn cún mù tì
- 成語解釋:
- 存:想念;替:廢棄。心里雖然想念,但已廢棄看望的行動
- 成語出處:
- 晉·傅咸《贈何劭王濟詩序》:“歷試無效,且有家艱,心存目替,賦詩申懷。”
-
4
心存目想
- 成語拼音:
- xīn cún mù xiǎng
- 成語解釋:
- 謂凝目注視,用心思索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白居易《白蘋洲五亭記》:“楊君緘書赍圖請予為記。予按圖握筆,心存目想,覼縷梗概,十不得其二三。”
-
5
心懷叵測
- 成語拼音:
- xīn huái pǒ cè
- 成語解釋:
- 心里藏著難以測度的惡意。形容用心險惡。心懷:居心;存心;叵:不可;測:揣測;猜測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57回:“曹操心懷叵測,叔父若往,恐遭其害。”
-
6
別有用心
- 成語拼音:
- bié yǒu yòng xīn
- 成語解釋:
-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與劉子澄書》:“方別尋得一頭緒,似差簡約端的,始終文字言語之處,真別有用心處。”
-
7
于心不忍
- 成語拼音:
- yú xīn bù rěn
- 成語解釋:
- 指對某人或處理某事物心存憐憫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續集遺稿》第八回:“再要刑法加重,于心不忍,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。”
-
8
身在林泉,心懷魏闕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zài lín quán,xīn huái wèi què
- 成語解釋:
-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,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。同“身在江湖,心存魏闕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八回:“我老臣雖是身在林泉,心懷魏闕,豈知平地風波,生此異事。”
-
9
身在江湖,心存魏闕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zài jiāng hú,xīn cún wèi què
- 成語解釋:
-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,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審為》:“身在江海之上,心居乎魏闕之下,奈何?”
-
10
心存芥蒂
- 成語拼音:
- xīn cún jiè dì
- 成語解釋:
- 芥蒂:本指細小的梗塞物,后比喻心里的不滿或不快。指心里對人對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緒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:“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,曾不芥蒂。”
-
11
深淵薄冰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yuān bó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面對著深淵,腳踩著薄冰。比喻處境危險,心存戒懼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小旻》:“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”
-
12
知恩報德
- 成語拼音:
- zhī ēn bào dé
- 成語解釋:
- 受別人的恩惠,心存感激意圖報答
- 成語出處:
- 《群英類選·〈紅蕖記·觸身諧配〉》:“可憐見咱魂銷盡,知恩報德情難混。”
* 關于心存的成語 形容心存的成語 描述心存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