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心境的成語 (14個)
-
1
安安心心
- 成語拼音:
- ān ān xīn xīn
- 成語解釋:
- 保持心境平靜,不受外界干擾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74回:“數年之后,心氣全平,冤憤若釋,倒安安心心的在地下修道起來。”
-
2
心曠神怡
- 成語拼音:
- xīn kuàng shén yí
- 成語解釋:
-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皆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
-
3
心曠神飛
- 成語拼音:
- xīn kuàng shén fēi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心境愉悅,飄飄欲仙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道士》:“二人心曠神飛,不覺醺醉。”
-
4
心如止水
- 成語拼音:
- xīn rú zhǐ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心境平靜,毫無雜念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白居易《祭李侍郎文》:“浩浩世途,是非同軌;齒牙相軋,波瀾四起。公獨何人,心如止水;風雨如晦,雞鳴不已。”
-
5
于心無愧
- 成語拼音:
- yú xīn wú kuì
- 成語解釋:
- 愧:慚愧,羞愧。從心里感到沒有什么可愧疚的。指沒有對不起人的地方而心境坦然。亦作“于心不愧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令《謝劉成父》:“塵埃隔眼逢何晚,氣類相期久愈堅,以義求人今遂得,于心無愧果為賢。”
-
6
情凄意切
- 成語拼音:
- qíng qī yì qiē
- 成語解釋:
- 謂心境十分悲傷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康海《王蘭卿》第二折:“他那里肉跳心驚,你這里情凄意切。”
-
7
形槁心灰
- 成語拼音:
- xíng gǎo xīn huī
- 成語解釋:
- 槁:枯干。形容身體消瘦不堪,心境極為冷漠,毫無生氣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錢泳《履園叢話 舊聞 席氏多賢》:“今生已被虜,人被殺,兒孤婦寡,饑寒交迫,形槁心灰,雖生亦猶死也。”
-
8
心如死灰
- 成語拼音:
- xīn rú sǐ huī
- 成語解釋:
- 死灰:已冷卻的灰燼。原指心境淡漠,毫無情感。現也形容意志消沉,態度冷漠到極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知馮游》:“形若槁骸,心若死灰。”
-
9
心怡神悅
- 成語拼音:
- xīn yí shén yuè
- 成語解釋:
- 怡:安適愉快。心境安適,精神愉快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引起:“不知君子那三件至樂的事,另有心怡神悅形容不到的田地。”
-
10
柳啼花怨
- 成語拼音:
- liǔ tí huā yuà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景象凄涼,心境凄惻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盧祖皋《夜行船 暖入新梢風又起》詞:卻說當時,柳啼花怨,魂夢為君迢遞。
-
11
恬淡無為
- 成語拼音:
- tián dàn wú wéi
- 成語解釋:
- 心境清靜自適而無所營求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刻意》:“夫恬淡寂漠,虛無無為,此天地之平,而道德之質也。”
-
12
恬淡無欲
- 成語拼音:
- tián dàn wú yù
- 成語解釋:
- 心境清靜淡泊,沒有世俗的欲望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王充《論衡 道虛》:“世或以老子之道為可以度世,恬淡無欲,養精愛氣。”
-
13
西風殘照
- 成語拼音:
- xī fēng cán zhào
- 成語解釋:
- 秋天的風,落日的光。比喻衰敗沒落的景象。多用來襯托國家的殘破和心境的凄涼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白《憶秦娥》詞:“樂游原上清秋節,咸陽古道音塵絕。音塵絕,西風殘照,漢家陵闕。”
-
14
走馬看花
- 成語拼音:
- zǒu mǎ kàn huā
- 成語解釋:
- 走馬:騎著馬跑。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。原形容事情如意,心境愉快。后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
* 關于心境的成語 形容心境的成語 描述心境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