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得不得的成語 (385個)

    221

    屠門大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ú mén dà ji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屠門:肉店。比喻心里想而到手,只好用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桓譚《新論》:“人聞長安樂,則出門而向西笑;知肉味美,則對屠門而大嚼。”三國魏·曹植《與吳質書》:“過屠門而大嚼,雖肉,貴且快意。”
    222

    貪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ān xīn bù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無厭,永滿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五回:“汝貪心足!既吳郡,而又強并吾界!”
    223

    忘餐失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g cān shī qǐ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廢:停止;寢:睡覺。顧睡覺,忘記了吃飯。形容專心致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崔時佩《西廂記·北堂負約》:“小生只為小姐,忘餐失寢,夢斷魂芳,常忽忽如有失。”
    224

    為好成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i hǎo chéng q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好心到好報,將恩作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通言》:“傍人怎知就里,見你少男少女一路同行,嫌疑之際,被人談論,可為好成歉,反成一世英雄之玷?”
    225

    無可奈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kě nài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奈何:如何;怎么辦。已;沒有辦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周本紀》:“太史伯陽曰:‘禍成矣,無可奈何!’”
    226

    五雷轟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léi hōng d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好死
    成語出處:
    老舍《龍須溝》:“要是我從中賺一個錢,天上現在有云影,教我五雷轟頂。”
    227

    威尊命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zūn mìng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威:威力。法令尊嚴、生命賤微,指軍令如山倒,寧可犧牲生命,抗令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華《吊古戰場》:“法重心駭,威尊命賤。”
    228

    迅雷及掩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雷聲來非常快,連捂耳朵都來及。比喻來勢兇猛,使人來及防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石勒載記上》:“出其意,直沖末抷帳,敵必震惶,計及設,所謂迅雷及掩耳。”
    229

    夏爐冬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 lú dōng s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夏天生火爐,冬天扇扇子。比喻做事符合當時的需要,費了力氣而到好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王充《論衡 逢遇》:“以夏進爐,以冬奏扇,為所之事,獻所欲聞之語,其遇禍,幸矣。”
    230

    向隅之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ng yú zhī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向隅:面朝屋子的角落。形容因到機會而失望哭泣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陳亮《謝陳侍郎啟》:“寧失經,忍視向隅之泣。”
    231

    惜指失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zhǐ shī zh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惜:吝惜。因舍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 阮佃夫傳》:“佃夫拂衣出戶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
    232

    援鱉失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án biē shī g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償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:“殺戎馬而求狐貍,援兩鱉而失靈龜,斷右臂而爭一毛,折莫邪而爭錐刀,用智如此,豈足高乎?”
    233

    鷸蚌相持,漁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bàng xiāng chí,yú rén dé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雙方相持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 燕策二》記載:蚌張開殼曬太陽,鷸去啄它,嘴被蚌殼夾住,兩方面都相讓。漁翁來了,把兩個都捉住了。
    234

    有才無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cái wú m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有才能但遭遇好。指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寄狄明府博濟》詩:“比看書父四十人,有才無命百寮底。”
    235

    一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dòng bù d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靜止動或懶活動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我繼續一動動地凝視他們,這對可憐的情人實在無法保持冷靜,松開嘴,忿忿地起身走了。”
    236

    一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è bù q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介:一粒芥菜子,形容微小。一點兒小東西也拿。形容廉潔、守法,是自己應該到的一點都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一介以與人,一介以取諸人。”
    237

    游騎無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óu jì wú g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游騎:離隊的騎兵。離隊的騎兵,無處可歸。比喻離了根本,到歸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王畿《答吳悟齋書》:“文公分致知格物為先知,誠意正心為后行,故有游騎無歸之慮。”
    238

    雨沐風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mù fēng c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在外奔走勞苦,生活安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劉宰《石翁姥》:“人歸人去我何心,雨沐風餐人自老。”
    239

    陰山背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shān bèi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迷信者稱陰間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。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240

    有所為,而后可以有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suǒ bù wéi,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:做,干。有些事情做,把它放棄掉,然后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為。指要獲成功,必須有所舍棄,有所選擇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人有為也,而后可以有為。”
    * 關于得不得的成語 形容得不得的成語 描述得不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