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形容的成語 (8284個)

    741

    嗷嗷待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áo áo dài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嗷嗷:哀鳴聲;待:等待;食:喂養。迫于饑餓而急于求食的樣子。災民受饑餓,處于困境等待援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秋瑾《致秋譽章書其五》:“況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,亦無需吾哥焦灼家用。”
    742

    安安穩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n ān wěn wě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十分安定穩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四折:“小儲君倒也安安穩穩守著妝盒做護身符,則是我陳琳兢兢戰戰抱著個天大悶葫蘆”。
    743

    愛不忍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i bù rě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忍:忍心;釋:放下。對所喜愛的物品;愛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。極其喜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梁紹壬《兩般秋雨庵隨筆 條幅扇頭詩》:“又于扇頭見一絕云:‘一夜東風草剪齊,如絲春雨濕香泥……’亦愛不忍釋。”
    744

    愛財如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i cái rú m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愛:吝惜;舍不得。吝惜錢財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樣。對錢財的貪婪、吝嗇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嶺南羽衣女士《東歐女豪杰》第四回:“我想近來世界,不管什么英雄,什么豪杰,都是愛財如命,何況吃官司的,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,這更沒錢不行了。”
    745

    暗斗明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n dòu míng z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暗里明里都在進行斗爭。常盡力爭權奪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六如《六十年的變遷》第二卷第七章:“南方的桂滇黔等小軍閥,暗斗明爭,弄得全中國民不聊生!中國政治真糟啦!”
    746

    按堵如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n dǔ rú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秩序良好,百姓和原來一樣安居樂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高帝紀上》:“與父老約法三章耳:殺人者死,傷人及盜抵罪。余悉除去秦法。吏民皆按堵如故。”顏師古注:“應劭曰:‘按,按次第。堵,墻堵也。’言不遷動也。”
    747

    案堵如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n dǔ rù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案堵:同“安堵”,安居。秩序良好,百姓和原來一樣安居樂業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諸吏人皆案堵如故。”
    748

    黯淡無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n dàn wú g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黯淡:同“暗淡”,不明亮,昏暗。昏暗不明亮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4回:“頭上戴一個黯淡無光的亮藍頂兒,那枝俏擺春風的孔雀瓴已經蟲蛀的剩了光桿兒了。”
    749

    暗淡無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n dàn wú g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暗淡:不明亮,昏暗。失去光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歐陽山《苦斗》:“太陽過了,整個天空又顯得暗淡無光,北風在頭項上呼呼地嚎叫著。”
    750

    哀而不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i ér bù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哀:悲哀;傷:傷害;妨害;悲痛過分。①感情適度;悲哀而不過度傷心。后用來詩歌;音樂等含優雅哀調;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;具有中和美。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關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。’”
    751

    哀感天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i gǎn tiān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極其哀痛,使天地都為之感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卷一 二祖阿難尊者》:“王聞失聲號慟,哀感天地。”
    752

    哀感中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i gǎn zhōng n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到中年對親友離別的傷感情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謝太傅(安)語王右軍(王羲之)曰:‘中年傷于哀樂,與親友別,輒作數是惡。’”
    753

    哀毀骨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i huǐ gǔ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哀:悲哀;毀:損壞身體。骨立:極瘦;只剩下骨頭架子。指因喪親極度悲哀;瘦得只剩下骨架。守孝期間悲痛盡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德行》:“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,和嶠雖備禮,神氣不損;王戎雖不備禮,而哀毀骨立。”
    754

    哀毀瘠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i huǐ jī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因居親喪悲損其身,瘦瘠如骨骸支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張鷟《朝野僉載 補輯》:“(崔渾)丁母艱,勺飲不入口,哀毀瘠立。”
    755

    挨肩并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i jiān bìng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群擁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》:“那山中遠近人家,都曉得高家新女婿才貌雙全,競來觀看,挨肩并足,如看神會故事的一般熱鬧。”
    756

    挨肩擦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i jiān cā b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身體相貼近。也人群擁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劉君錫《來生債》第一折:“你怎么偏要挨肩擦膀的,舒著手往我懷里摸甚么?”
    757

    挨肩擦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i jiān cā l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挨:靠近。擦,接觸。狎昵之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脂硯齋重評石頭記》第65回:“賈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臉,百般輕薄起來。”
    758

    挨肩搭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i jiān dā b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挨肩:肩和肩相靠。搭背:手搭在別人背上。極其親昵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官場維新記》第九回:“小玉鳳見是警察局的大人到了,連忙拋了各客,溜進房間里來,與袁伯珍挨肩搭背的坐在一塊兒。”
    759

    挨肩疊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i jiān dié b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群擁擠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勘皮靴單證二郎神》:“當日看的是挨肩疊背。”
    760

    安居樂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n jū lè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安:安定;樂:喜愛;愉快;業:職業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;社會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產、思想狀況安于正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貨殖傳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樂其業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    * 關于形容的成語 形容形容的成語 描述形容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