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形容的成語 (8284個)

    621

    百依百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yī bǎi sh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依:依從;順:順從。事事都依從別人。一味順從而不問是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3卷:“做爺娘的百依百順,沒一事違拗了他。”
    622

    百依百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yī bǎi su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什么都順從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1回:“這顏婆惜被那張三小意兒百依百隨,輕憐重惜,賣俏迎奸。”
    623

    卜夜卜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ǔ yè bǔ z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卜:占卜。夜以繼日地宴樂無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》:“臣卜其晝,未卜其夜,不敢。”
    624

    不遺尺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í chǐ c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遺:遺漏;尺寸:數量小。比喻一點也不漏掉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天然癡叟《石點頭·貪婪漢六院賣風流》:“但職司國課,其所以不遺尺寸者,亦將以盡瘁濟其成法。”
    625

    不遺寸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í cùn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遺:遺漏;寸長:微小的長處。不遺漏一點點長處。善于發現和肯定別人的優點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 婁機傳》:“稱獎人才,不遺寸長。”
    626

    撥云睹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ō yún dǔ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撥開云彩看見太陽。受到啟發,思想豁然開朗,或比喻見到光明,大有希望。亦作“撥云見日”、“撥開云霧見青天”、“披云霧,睹青天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晉書·樂廣傳》:“[衛瓘]見廣而奇之……命諸子造焉,曰:‘此人之水鏡,見之瑩然,若披云霧而睹青云者也。’”
    627

    步月登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uè dēng y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步上月亮,攀登云霄。志向遠大。明·謝讜《四喜記·赴試秋闈》:“我勸你休帶憐香借玉心,頓忘步月登云志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謝讜《四喜記·赴試秋闈》:“我勸你休帶憐香借玉心,頓忘步月登云志。”
    628

    不翼而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ì ér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翼:翅膀;不翼:沒有翅膀。沒有翅膀就飛走了。消息等流傳迅速;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。也作“無翼而飛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齊 管仲《管子 戒篇》:“無翼而飛者,聲也;無根而固者,情也。”
    629

    不言而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án ér x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指君子不用說什么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。有崇高的威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不言而信,不比而周。”
    630

    不言而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án ér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:解釋,說明。不用說就可以明白。事理非常明顯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卻鼠刀銘》:“嗚呼嗟夫,吾茍有之,不言而諭,是亦何勞。”
    631

    別有風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é yǒu fēng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事物(多指文藝作品)具有特殊的情調或趣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周亮工《讀畫錄·張損之》:“損之此幅,別有風趣,反恐清言未必臻此。”
    632

    奔逸絕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ēn yì jué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奔逸:疾馳;絕塵:腳不沾塵土。走得極快。也人才十分出眾,無人企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田子方》:“顏淵問于仲尼曰:‘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,夫子馳亦馳;夫子奔逸絕塵,而回瞠若乎后矣。’”成玄英疏:“奔逸絕塵,急走也。”
    633

    奔軼絕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ēn yì jué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跑得極快,迅速前進。絕塵,腳不沾塵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見“奔逸絕塵”。
    634

    兵勇將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īng yǒng jiàng mě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士兵勇敢,將帥勇猛。戰斗力很強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06回:“訴說宋江等兵勇將猛,折了五將,全軍覆沒,特來懇告元帥,借兵報仇。”
    635

    拏云攫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ō yún jué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樹干高聳云霄、根盤曲石隙之雄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斗《揚州畫舫錄·草河錄》:“廳前多古樹,有拏云攫石之勢。”
    636

    簸揚糠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ǒ yáng kāng b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糠秕:谷皮和癟谷,比喻無價值的東西。自己不如別人,無才而居前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居正《答宗伯董潯陽書》:“兒曹徼時厚幸,并登仕版,而懋修又邋居文孫之首,簸揚糠秕,殊為慚汗。”
    637

    不越雷池一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uè léi chí yī b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雷池:湖名,在安徽省望江縣南。不敢越過界限,拘謹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曹靖華《憶當年,穿著細事且莫等閑看!》:“有一種慣例,從來送客,只到自己房門為止,不越雷池一步。”
    638

    暴衣露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ào yī lù g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日曬衣裳,露濕冠冕。奔波勞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燕刺王劉旦傳》:“今宗室子孫,曾無暴衣露冠之勞,裂地而王之,分財而賜之,父死子繼,兄終弟及。”
    639

    暴衣露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ào yī lù g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日曬衣裳,露濕車蓋。奔波勞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:“鮑生謂丞相曰:‘王暴衣露蓋,數使使勞苦君者,有疑君心也。’”
    640

    不亦樂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ì lè 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:也;乎:文言文中表示疑問的語氣詞;相當于“嗎”或“呢”。不也是快樂的嗎?后用以事態發展到過甚的地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學而》:“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”
    * 關于形容的成語 形容形容的成語 描述形容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