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差錯的成語 (54個)
-
21
一字不爽
- 成語拼音:
- yī zì bù shuǎng
- 成語解釋:
- 爽:差錯,失誤。一個字也不錯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7回:“所責之事,皆系平日私語一字不爽。”
-
22
參錯重出
- 成語拼音:
- cēn cuò chóng chū
- 成語解釋:
- 參錯:參差錯落。許多事物交錯在一起不斷出現。形容事物錯綜復雜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銘》:“萬端千緒,參錯重出。”
-
23
分毫不爽
- 成語拼音:
- fēn háo bù shuǎ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沒有絲毫差錯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0卷:“那陰報事也盡多,卻是在幽冥地府之中,雖是分毫不爽,無人看見。”
-
24
毫厘不爽
- 成語拼音:
- háo lí bù shuǎng
- 成語解釋:
- 毫:細毛;發:頭發;爽:差錯。形容一點不差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邑人》:“呼鄰問之,則市肉方歸。言其片數斤數,毫發不爽。”
-
25
毫末之差
- 成語拼音:
- háo mò zhī chā
- 成語解釋:
- 指由于微小的失誤而造成巨大的差錯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上歷新法表》:“自然有毫末之差,連日累月,積微成著。”
-
26
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
- 成語拼音:
- shī zhī háo lí,chà zhī qiān lǐ
- 成語解釋:
- 指細微的失誤,可導致巨大的差錯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大戴禮記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萬物理。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’故君子慎重始也。”
-
27
但求無過
- 成語拼音:
- dàn qiú wú guò
- 成語解釋:
- 但:僅,只要;過:錯誤。只追求沒有過錯。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差錯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反對自由主義》:“明知不對,少說為佳;明哲保身,但求無過。”
-
28
忙中有錯
- 成語拼音:
- máng zhōng yǒu cuò
- 成語解釋:
- 在慌張忙亂中照顧不周而產生差錯。亦作“忙中有失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40回:“他這一樂,樂得忙中有錯,爬起來慌慌張張的也向舅太太磕了個頭。”
-
29
不爽毫發
- 成語拼音:
- bù shuǎng háo fā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一點差錯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明史 王瓊傳》:“繼者按稽之,不爽毫發。”
-
30
百無一失
- 成語拼音:
- bǎi wú yī shī
- 成語解釋:
- 失:差錯;過錯。形容十分把握;絕對不會出差錯。也作“百不一失”、“萬無一失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裴铏《聶隱娘》:“(隱娘)一年后刺猿穴百無一失。”
-
31
吹毛求疵
- 成語拼音:
- chuī máo qiú cī
- 成語解釋:
- 求:尋找;疵:缺點;小毛病。吹開皮上的毛;尋找里面的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毛病;尋找差錯。
- 成語出處:
- 韓非《韓非子 大體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難知。”
-
32
謬種流傳
- 成語拼音:
- miù zhǒng liú chuán
- 成語解釋:
- 謬:錯誤、差錯;引申為走了樣的;不正確的;種:種子。比喻荒謬錯誤的東西(言論、學風流派等)一代代流傳下去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湯顯祖《答門人鄧君遷書》:“第時課穿雜,謬種流傳,縱浚發于慧心,或取驚于拙目。”
-
33
百無失一
- 成語拼音:
- bǎi wú shī yī
- 成語解釋:
- 百:很多;失:差錯。指非常有把握,絕對不會出差錯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成敗在于決斷,以此參之,萬不失一。”
-
34
報應不爽
- 成語拼音:
- bào yìng bù shuǎng
- 成語解釋:
- 報應:佛家語,指因果報應;爽:差失。做惡者必得惡報,從來沒有差錯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七十四回:“男男女女,人千人萬,那一個不說是天理昭彰,報應不爽。
-
35
吹毛求瘢
- 成語拼音:
- chuī máo qiú bān
- 成語解釋:
- 求:尋找;瘢:疤痕。吹開皮上的毛,尋找里面的毛病。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毛病、缺點,尋找差錯
- 成語出處:
-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79回:“凡遇院中公牘,送府用印,孔輒吹毛求瘢,見有瑕疵可指,當即駁還。”
-
36
吹毛取瑕
- 成語拼音:
- chuī máo qǔ xiá
- 成語解釋:
- 瑕:玉上的疵點,缺點,毛病。吹開皮上的毛,尋找里面的毛病。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毛病、缺點,尋找差錯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奏啟》:“是以世人為文,競于詆呵,吹毛取瑕,次骨為戾。”
-
37
丁是丁,卯是卯
- 成語拼音:
- dīng shì dīng,mǎo shì mǎo
- 成語解釋:
- 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,不能有差錯。形容對事認真,毫不含糊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3回:“我看你利害,明兒有了事,我也‘丁是丁,卯是卯’的,你也別抱怨。”
-
38
釘是釘,鉚是鉚
- 成語拼音:
- dīng shì dīng,mǎo shì mǎo
- 成語解釋:
- 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,不能有差錯。形容對事認真,毫不含糊。
- 成語出處:
-
39
顧犬補牢
- 成語拼音:
- gù quǎn bǔ lá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情出了差錯,宜及時設法補救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楚策四》:“見兔而顧犬,未為晚也;亡羊而補牢,未為遲也。”
-
40
好惡不愆
- 成語拼音:
- hǎo è bù qiān
- 成語解釋:
- 愆:差爽,失誤。好壞、善惡分明,沒有差錯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昭公十五年》:“好惡不愆,民知所適。”
* 關于差錯的成語 形容差錯的成語 描述差錯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