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尋常的成語 (35個)
-
1
非同尋常
- 成語拼音:
- fēi tóng xún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尋常:平常。不同于平常。形容人或事物很突出;不同于一般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52回:“況且他也是王爺之分,非同尋常可比。”
-
2
異乎尋常
- 成語拼音:
- yì hū xún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異:不同;尋常:平常 。不同于平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70回:“耽誤了點年紀,還沒有甚么要緊,還把他的脾氣慣得異乎尋常的出奇。”
-
3
非同小可
- 成語拼音:
- fēi tóng xiǎo kě
- 成語解釋:
- 小可:尋常;一般。不同于一般的小事。形容事情重要或情況嚴重;不可忽視。也指人的學問、本領不同尋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魔合羅》第三折:“人命事關天關地,非同小可!”
-
4
超乎尋常
- 成語拼音:
- chāo hū xún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,極不公平、極粗魯或極不正義
- 成語出處:
- 孫力《都市風流》第五章:“張義民以超乎尋常的忍耐力來對待這場決定他命運、前途的戀愛。”
-
5
墨丈尋常
- 成語拼音:
- mò zhàng xún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古代重量單位,1墨=5尺,1丈=2墨;1尋=8尺,1常=2尋。比喻不太長的距離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不過墨丈尋常之間。”
-
6
語出月脅
- 成語拼音:
- yǔ chū yuè xié
- 成語解釋:
- 出語驚人,非同尋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皇甫湜《〈顧況集〉序》:“偏于逸歌長句,駿發踔厲,往往若穿天心,出月脅,意外驚人,語非尋常所能及,最為快也。”
-
7
羊群里跑出駱駝來
- 成語拼音:
- yáng qún lǐ pǎo chū luò tuó lá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在尋常的人或事物中出現了個不同尋常的人或事物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88回:“如今你還了得,‘羊群里跑出駱駝來了’,就只你大,你又會做文章了!”
-
8
匪夷所思
- 成語拼音:
- fěi yí suǒ sī
- 成語解釋:
-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渙》:“渙有丘,匪夷所思。”
-
9
志趣不凡
- 成語拼音:
- zhì qù bù fán
- 成語解釋:
- 不凡:不尋常,不平凡。志向很不平常。形容超凡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阮修傳》:“梁國張偉,志趣不常,自隱于屠釣。”
-
10
器宇不凡
- 成語拼音:
- qì yǔ bù fán
- 成語解釋:
- 器宇:指儀表,氣度。不凡:不平凡,不尋常。形容儀表、風度很不平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十五回:“玄德視其人,松形鶴骨,器宇不凡。”
-
11
異香撲鼻
- 成語拼音:
- yì xiāng pū bí
- 成語解釋:
- 不同尋常的香味撲鼻而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54回:“土行孫看見妃子臉似桃花,異香撲鼻,不覺動力欲心。”
-
12
楚楚不凡
- 成語拼音:
- chǔ chǔ bù fá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才出眾,不同尋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袁枚《與何獻葵明府書》:“幸為小女擇得一婿,楚楚不凡,差強人意。本求西子,翻得東床,想彼蒼亦‘與這齒者去其角’之意也。”
-
13
才貌超群
- 成語拼音:
- cái mào chāo qún
- 成語解釋:
- 貌:容貌。才能和容貌都超出尋常人
- 成語出處:
-
14
超群拔萃
- 成語拼音:
- chāo qún bá cuì
- 成語解釋:
- 超群:超出眾人;拔:超出;拔萃:才具特出。出類拔萃,形容超越尋常,杰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宋濂《靈隱大師復公文集》序:“至于歧陽有鳳,則超群拔萃,其動物中之至文者歟?”
-
15
超然絕俗
- 成語拼音:
- chāo rán jué sú
- 成語解釋:
-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
-
16
出人意料
- 成語拼音:
- chū rén yì liào
- 成語解釋:
- 意料:事先對情況、結果等的估計;超出人們的料想猜測之外。表示情況非同尋常。也作“出乎意料”、“出人意外”、“出人意表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7回:“這一件事,都是出人意料之外。”
-
17
等閑人物
- 成語拼音:
- děng xián rén wù
- 成語解釋:
- 等閑:尋常,一般。無足輕重的尋常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61回:“操還營自思:‘孫權非等閑人物……’于是有退兵之意。”
-
18
等閑之輩
- 成語拼音:
- děng xián zhī bèi
- 成語解釋:
- 無足輕重的尋常人。等閑:尋常;一般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魏有鄧艾,足智多謀,非等閑之輩。”
-
19
等閑之人
- 成語拼音:
- děng xián zhī rén
- 成語解釋:
- 等閑:尋常,一般。無足輕重的尋常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九回:“據你的大名,這表人物,必不是等閑之人,久后必做大官。”
-
20
泛泛其詞
- 成語拼音:
- fàn fàn qí cí
- 成語解釋:
- 泛泛:浮淺,尋常。形容說話或行文只是表面文章,并不打算真正解決問題
- 成語出處:
-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66章:“查辦一下,并且下了一道泛泛其詞的禁煙命令。”
* 關于尋常的成語 形容尋常的成語 描述尋常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