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容容的成語 (175個)

    141

    罪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bù róng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罪惡極大,處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離婁》:“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,罪不于死。”
    142

    罪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bù róng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判處死刑也抵償不了所犯的罪惡。形罪惡極大。誅:處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莽傳下》:“惡不忍聞,罪不誅。”
    143

    整衣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ěng yī liǎn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整理衣裳,端正儀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沉吟放撥插弦中,整頓衣裳起斂。”
    144

    分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róng fēn sh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允許。指不允許分辯陳說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59回:“那羅剎不分說,雙手輪劍,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,砍上十數下。”
    145

    改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àn róng gǎi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改變風貌習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呂氏春秋 上德》:“教變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,此之謂順情。”
    146

    置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róng zhì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置:安放;喙:嘴。不許在一旁插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力《都市風流》第20章:“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請,但沈萍的口氣不置喙。”
    147

    就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óng róng jiù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:不慌不忙;鎮定自若;就義:為正義事業而犧牲。非常鎮靜;毫不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近思錄》:“感慨殺身者易,從就義者難。”
    148

    應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óng róng yìng d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舒緩,悠然。不慌不忙地應付答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贄《焚書·雜述·豫約》:“有問乃答,不問即默,安閑自在,從應答,不敢慢之,不可敬之。”
    149

    阿順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shùn qǔ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阿:曲從,迎合。曲意順從以博取他人的歡悅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金史 本紀第六世宗》:“以輔朕之不逮,慎毋阿順取。”
    150

    互不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ù bù xiāng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互相不能納對方。指高職位官員之間的一種關系,在行使職權時彼此不一致
    成語出處:
    151

    悅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róng yuè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和顏悅色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紅樓夢》第六八回:“那鳳姐卻是和悅色,滿嘴里‘好妹妹’不離口。”
    152

    機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bù róng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時機緊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魏源《默觚·治篇》:“事變之來,機不發,事后追悟,與不悟同。”
    153

    家道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 dào cōng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家庭生活條件充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剪燈余話·秋千會記》:“又教蒙古生數人,復有月俸,家道從。”
    154

    旋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 róng xuán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住宅地方狹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李沆傳》:“治第封丘門內,廳事前僅旋馬。”
    155

    刻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bù róng s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片刻也不能松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林則徐《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析》:“猶恐內海匪船,潛赴外洋勾結,是杜絕售私之勁,實屬刻不松。”
    156

    理所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suǒ bù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道理所不能允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齊·僧佑《弘明集·桓玄》:“既理所不,亦情所不安。”
    157

    明槍易躲,暗劍最難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qiāng róng yì duǒ,àn jiàn zuì nán f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公開攻擊易對付,暗地陷害劫難于防備。同“明槍易躲,暗箭最難防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葉憲祖《鸞鎞記·挫權》:“待我到丞相跟前去,背他一場是非,叫他明槍易躲,暗箭最難防。”
    158

    暮夜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yè xiān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事先暗中行賄,以求寬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·科場·閣試》:“今未試之前,采訪居其半,請托居其半,甚而暮夜先,紙上之語,僅免曳白,便足入彀。”
    159

    頭過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óng tóu guò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要頭得下,身子就過得去。比喻得過且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西羌傳 東號子麻奴》:“今三郡未復,園陵單外,而公卿選懦,頭過身,張解設難。”
    160

    水火不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相:相互;納;相:相互納。指水;火本是兩種性質相反的東西;根本不能相互納。后用來比喻人或事情彼此本質相反;根本對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說卦》:“故水火不相逮。”
    * 關于容容的成語 形容容容的成語 描述容容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