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容容的成語 (175個)

    101

    阿匼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ǎn qǔ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阿匼:一味迎合的樣子。一味巴結別人以求得他們的喜歡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楊再思傳》:“居宰相十余年,阿匼取,無所薦達。”
    102

    阿諛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yú qǔ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阿諛:曲意逢迎;取:取悅于人。諂媚他人,以取得其喜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楊秉傳》:“其阿諛取者,則因公褒舉,以報私惠;有忤逆于心者,必求事中傷,肆其兇忿。”
    103

    靚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róng lià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豐:貌豐滿;靚飾:以脂粉妝飾。指貌豐滿,妝飾美麗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南匈奴傳》:“昭君豐靚飾,光明漢官,顧景裴回,竦動左右。”
    104

    法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 rù róng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法律面前不能許人情寬
    成語出處:
    熊召政《張居正》第四卷第十回:“金學曾實不忍傷害這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,但法不情。”
    105

    茍合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ǒu hé qǔ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茍合:茍且附合;取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四者無一遂,茍合取,無所短長之效,可見于此矣。”
    106

    更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ǎi róng gēng m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改:改換;:神色;更:更改;貌:相貌。指變了神色或模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德充符》:“‘吾與夫子游十九年,而未嘗知吾兀者也。今子與我游于形骸之內,而子學我于形骸之外,不亦過乎?’子產蹴然改更貌,曰:‘子無乃稱。’”
    107

    易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ǎi róng yì m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改、易:改變;、貌:神色、相貌。變了神色或模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德充符》:“‘吾與夫子游十九年,而未嘗知吾兀者也。今子與我游于形骸之內,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,不亦過乎?’子產蹴然改更貌,曰:‘子無乃稱。’”
    108

    畫鬼易畫人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guǐ róng yì huà rén n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憑空瞎說很易,想要有真才實學確很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畫鬼易畫人難。”
    109

    間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bù róng f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間:空隙。空隙中不下一根頭發。比喻情勢非常危急。也指嚴謹完整;沒有破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枚乘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系絕于天,不可復結;墜入深淵,難以復出,其出不出,間不發。”
    110

    間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bù róng lǚ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閑不發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奉詔禱雨諸廟祝文》:“民之禍福,間不縷。”
    111

    并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róng bìng b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兼、并:同時照顧或包括有關的各方面;納;包:包含。把相關的東西都納、包含進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相如《難蜀父老》:“必將崇論閎議,創業垂統,為萬世規。故馳騖乎兼并包,而勤思乎參天貳地。”
    112

    并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róng bìng x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兼收并蓄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方孝孺《復鄭好義書》:“所貴乎君子者以能兼并蓄,使才智者有以自見,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。”
    113

    兼收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shōu bìng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收:收羅;納。把不同性質的東西收羅,保存起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章炳麟《華國月刊發刊詞》:“凡七略所錄,分科所肄,以及藝術之微,稗官之說,靡不兼收并。”
    114

    克逮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dǎi kè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能和順而寬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周亮工《書影》第三卷:“即邑姜雖賢,不過如大姒克勤克儉,克逮克。”
    115

    修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ā róng xiū t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姱:美好;修:長遠;態:志向。美麗的貌,長遠的智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楚·宋玉《招魂》:“姱修態,絙洞房些。”
    116

    屏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 róng bǐng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收起笑,態度變得嚴肅。屏氣:閉住氣不敢出聲。比喻有所畏懼而恭敬謹慎,不敢稍微放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鄉黨》:“鞠躬如也,屏氣似不息者。”
    117

    祲威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wēi shèng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莊重的聲威和盛大的儀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班固傳》:“鳳蓋颯灑,和鸞玲瓏。天官景從,祲威盛。”
    118

    面不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bù gǎi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臉色不改變。形遇到危難時,鎮定自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23回:“吉平面不改,略無懼怯。”
    119

    明槍易躲,暗箭最難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qiāng róng yì duǒ,àn jiàn zuì nán f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公開攻擊易對付,暗地陷害劫難于防備。同“明槍好躲,暗箭難防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覺阇黎一念錯投胎》:“‘定要廢了他,教他這太子做不成……’這是:明槍易躲,暗劍最難防。”
    120

    取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róng qǔ m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媚:諂媚。諂媚討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法正傳》:“旦夕偷幸,求取媚,不慮遠圖,莫肯盡心獻良計耳。”
    * 關于容容的成語 形容容容的成語 描述容容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