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完完全全的成語 (38個)
-
1
完完全全
- 成語拼音:
- wán wán quán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指全部、徹底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一卷:“興哥不得已而休之,心中兀自不忍,所以改嫁之夜,把十六只箱籠,完完全全地贈他。”
-
2
徹里徹外
- 成語拼音:
- chè lǐ chè wài
- 成語解釋:
- 從里到外,完完全全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30回:“又叫裁縫與武松徹里徹外做秋衣。”
-
3
徹頭徹尾
- 成語拼音:
- chè tóu chè wěi
- 成語解釋:
- 徹:通;透。從頭到尾;自始至終;完完全全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答程正思書》:“蓋圣賢之學,徹頭徹尾,只是一個敬字。”
-
4
求全責備
- 成語拼音:
- qiú quán zé bèi
- 成語解釋:
- 責:要求。備:完備;齊全。對人或事要求過分嚴格;必須十全十美;完美無缺才行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劉克莊《后村全集》:“竊謂天下不能皆絕類離倫之材,君子未嘗持求全責備之論。”
-
5
全始全終
- 成語拼音:
- quán shǐ quán zhōng
- 成語解釋:
- 全:完備,齊全;終:結束。從頭到尾都很完善。形容辦事認真,有頭有尾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2卷:“而今更有一段話,又只因一句戲言,致得兩邊錯認,得了一個老婆。全始全終,比前話更為完美。”
-
6
殘缺不全
- 成語拼音:
- cán quē bù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殘缺:缺少一部分;不完整。殘余短缺不完全。形容物體經過破壞;變得不完整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論持久戰》十二:“這些特點是事實上存在的,不是虛造騙人的;是戰爭的全部基本要素,不是殘缺不全的片段。”
-
7
福無十全
- 成語拼音:
- fú wú shí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全:完備,齊全。有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沒有缺陷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陳亮《祭錢伯同母碩人文》:“子心罔極,福無十全。登進方隆,忍此棄捐。”
-
8
半半拉拉
- 成語拼音:
- bàn bàn lā lā
- 成語解釋:
- 不完整;未全部完成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朱自清《論說話的多少》:“最麻煩的是人多的時候,說得半半拉拉的,大家或者交頭接耳說他們自己的私話,或者打盹兒,或者東看看西看看,輕輕敲著指頭想別的,或者勉強打起精神對付著你。”
-
9
短褐不全
- 成語拼音:
- duǎn hè bù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短褐:粗麻布短衣。粗布短衣還破舊不完整。形容生活貧苦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盧照鄰《對蜀父老問》:“藜羹不厭,短褐不全,庸非貧賤乎?”
-
10
完名全節
- 成語拼音:
- wán míng quán jié
- 成語解釋:
- 謂名節得以保全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六卷:“若是同年生并時長,在旁邊聽得,阻攔拉住,不但巫娘子完名全節,就是趙尼姑也保全身軀。”
-
11
全璧歸趙
- 成語拼音:
- quán bì guī zhào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完璧歸趙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與何炯書》:“動一議可以固邦興國,全璧歸趙,飛矢救燕。”
-
12
四角俱全
- 成語拼音:
- sì jiǎo jù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完美無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7回:“若要外頭說去,老太太斷不中意,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給他,豈不四角俱全?”
-
13
十全十美
- 成語拼音:
- shí quán shí měi
- 成語解釋:
- 十分完美;毫無欠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陳朗《雪月梅傳》:“賢侄出門也得放心,豈不是十全十美。”
-
14
肌無完膚
- 成語拼音:
- jī wú wán fū
- 成語解釋:
- 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。形容遍體都是傷。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,或被批評、責罵得很厲害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五代史·唐書·李健及傳》:“健及少遇禍亂,久從戰陣,矢石所中,肌無完膚。”
-
15
體無完膚
- 成語拼音:
- tǐ wú wán fū
- 成語解釋:
- 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。形容遍體都是傷。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;或被批評、責罵得很厲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鄧艾傳》:“子忠與艾俱死”晉 裴松之注引《世語》:“師纂亦與艾俱死,纂性急少恩,死之日體無完膚。”
-
16
半心半意
- 成語拼音:
- bàn xīn bàn yì
- 成語解釋:
- 半:不完全。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,不十分熱心地,只是敷衍應付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堅持艱苦奮斗,密切聯系群眾》:“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。”
-
17
形神不全
- 成語拼音:
- xíng shén bù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形:形體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齊策》:“士生乎鄙野,推選則祿焉,非不遂遵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”
-
18
褐衣不完
- 成語拼音:
- hè yī bù wán
- 成語解釋:
- 褐:粗布衣服。連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邯鄲之民,炊骨易子而食,可謂急矣。而君之后宮以百數,婢妾被綺穀,余梁肉,而民褐衣不完,糟糠不厭。”
-
19
胸有成竹
- 成語拼音:
- xiōng yǒu chéng zhú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》:“故畫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
-
20
百舉百全
- 成語拼音:
- bǎi jǔ bǎi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每次行動都能完成其事,形容事事得心應手,都能取得好的效果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郭嘉傳》:“夫智者審于量主,百舉百全,而功名可立也。”
* 關于完完全全的成語 形容完完全全的成語 描述完完全全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