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安安的成語 (260個)

    161

    局蹐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ú jí bù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局蹐:畏縮不的樣子。形容恐懼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京本通俗小說·馮玉梅團圓》:“徐信聞言,甚局蹐不,將自己虞城失妻,到睢陽村店遇見此婦始末,細細述了。”
    162

    跼蹐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ú jí bù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恐懼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圓》:“徐信聞言,甚跼蹐不,將自己虞城失妻,到睢陽村店遇見此婦始末,細細述了。”
    163

    題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ǚ ān tí f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造訪不遇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簡傲》:“嵇康與呂善,每一相思,千里命駕。后來,值康不在,喜出戶延之,不入。題門上作‘鳳’字而去。”
    164

    樂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 tuì ān p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樂于遜退,于貧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司空圖《漫書》詩:“樂退貧知是分,成家報國亦何慚。”
    165

    國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ān guó t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民樂,國家太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賣油郎獨占花魁》:“大宋自太祖開基,太宗嗣位,歷傳真、仁、英、神、哲共是七代帝王,都則偃武修文,民國泰。”
    166

    物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ān wù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阜:多。社會定,物資豐富。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朱有燉《靈芝慶壽》第一折:“皆因中國雨順風調,民物阜。”
    167

    弭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ǐ dào ān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弭:平息;:穩定。平息盜賊,穩定民生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4回:“像這盜賊橫行,全不肯講究一個弭盜民的良法。”
    168

    家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ng ān jiā s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報告家人平的書信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鄭光祖《倩女離魂》第三折:“我如今修一封平家書,差人岳母行報知。”
    169

    磐石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án shí zhī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極穩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荀況《荀子 富國》:“為名者否,為利者否,為忿者否,則國于磐石,壽于旗翼。”
    170

    去危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ù wēi jiù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離開危險,達到平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齊書·文襄帝紀》:“去危就,今歸正朔;轉禍為福,已脫羅網。”
    171

    攘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ǎng wài ān n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攘:排除。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張仲景《傷寒論 太陽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內攘外之能。”
    172

    就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ě ān jiù w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舍:放棄;就:趨,從。舍棄逸而趨于危險。形容違背常情,不理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舜欽《上范希文書》:“延州逼近賊鋒,而能舍逸以就危隘,雖古人不逮也。”
    173

    氣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ān qì d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神:精神。指內心十分
    成語出處:
    金·王丹桂《洞仙歌·示門人》:“下虔心,苦志挫銳摧強;忘寵辱,自得神氣定。”
    174

    氣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ān qì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精神定,氣息凝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五卷:“拿些姜湯灌他,他微微開口,咽下去了;又調些粥湯來灌他,弄了三四更天氣,看看蘇醒,神氣集。”
    175

    上下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xià xiāng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上下:指尊卑、長幼、上級與下級;穩,定。上面和下面,相無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束皙傳》:“主無驕肆之怒,臣無嫠纓之請,上下相,率禮從道。”
    176

    生于憂患而死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憂患:患難。憂患使人勤奮,因而得生;樂使人怠惰,因而萎靡致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樂而死于樂也。”
    177

    生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zhī ā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或生而知之,或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。或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強而行之:及其成功一也。”
    178

    旦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u ān dàn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茍且求;旦夕:早晚,形容時間短。只圖眼前的一時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魏·鐘會《移蜀將吏士檄》:“若偷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發,玉石俱碎。”
    179

    茍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u ān gǒu qi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茍且:得過且過;偷:貪圖逸。只顧眼前的逸,不顧將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乞蠲減星子縣稅錢第二狀》:“其幸存者,亦皆偷茍且,不為子孫長久慮。”
    180

    體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ǐ guó ān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體:劃分;國:國家。治理國家,定民眾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王夫之《讀通鑒論·唐德宗》:“柳考當日戶口虛盈之數,而晏體國民之心,不可沒矣。”
    * 關于安安的成語 形容安安的成語 描述安安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