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安安的成語 (260個)
-
201
眾心不安
- 成語拼音:
- zhòng xīn bù ān
- 成語解釋:
- 指民心不安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五行志》:“京房《易傳》曰:‘眾心不安,君政厥妖,豕入居室。’”
-
202
安國寧家
- 成語拼音:
- ān guó níng jiā
- 成語解釋:
- 指治理國家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“大丈夫將終,不問安國寧家之術,乃作兒女子相問。”
-
203
安樂窩
- 成語拼音:
- ān lè wō
- 成語解釋:
- 泛指安靜舒適的住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邵雍《無名公傳》:“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,不求過美,惟求冬暖夏涼。”
-
204
安眉帶眼
- 成語拼音:
- ān méi dài yǎn
- 成語解釋:
-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,直須要我開口說。”
-
205
安民告示
- 成語拼音:
- ān mín gào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安:安定;告示:布告。①原指官府在新官上任或社會變亂后;為安定民心所發布的文告。②現借指把要辦的事或問題預先通知下來;讓大家有所準備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黃小配《洪秀全演義》第25回:“李秀成全不費力,已拔了南康城……先出安民告示,次第收復汝寧、饒州各郡縣。”
-
206
安內攘外
- 成語拼音:
- ān nèi rǎng wài
- 成語解釋:
-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張仲景《傷寒論 太陽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內攘外之能。”
-
207
安如泰山
- 成語拼音:
- ān rú tài shān
- 成語解釋:
- 安:安穩;泰山:我國著名的高山;在山東省。像泰山一樣穩固;形容事物十分穩固;不可動搖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枚乘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變所欲為,易如反掌,安于泰山。”
-
208
安室利處
- 成語拼音:
- ān shì lì chù
- 成語解釋:
- 指安全便利的處所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徐無鬼》:“乳間股腳,自以為安室利處,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,操煙火。”
-
209
安適如常
- 成語拼音:
- ān shì rú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平安舒適像正常情況一樣
- 成語出處:
- 葉圣陶《線下 孤獨》:“待交了春,天氣漸見和暖,就安適如常了。”
-
210
安危相易
- 成語拼音:
- ān wēi xiāng yì
- 成語解釋:
- 易:變易,轉變。平安與危難互為因果,相互轉換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則陽》:“安危相易,禍福相生,緩急相摩,聚散以成。”
-
211
安危相易,禍福相生
- 成語拼音:
- ān wēi xiāng yì,huò fú xiā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易:變易,轉變。平安與危難互相轉化,災禍與幸福互為因果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宋 莊周《莊子 則陽》:“安危相易,禍福相生,緩急相摩,聚散以成。”
-
212
安詳恭敬
- 成語拼音:
- ān xiáng gōng jìng
- 成語解釋:
- 安靜、細心、謙恭、敬重,古時兒童教育的要領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小說 嘉言》:“教育小兒,先要安詳恭敬。”
-
213
安閑自在
- 成語拼音:
- ān xián zì zài
- 成語解釋:
- 安靜清閑,自由自在。形容清閑無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李贄《焚書 預約 早晚禮儀》:“有問乃答,不問即默,安閑自在,從容應付,不敢慢之,不可敬之。”
-
214
安于現狀
- 成語拼音:
- ān yú xiàn zhuàng
- 成語解釋:
- 安:對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;現狀:目前的狀況。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;不求進步。
- 成語出處:
- 王朝聞《論鳳姐》第11章:“這樣的夢境,與我那不安于現狀又不能改變現狀的生活實際有關。”
-
215
安坐待斃
- 成語拼音:
- ān zuò dài bì
- 成語解釋:
- 坐著等死。指不積極想辦法,坐等滅亡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李贄《焚書 復鄧鼎石》:“惟是世人無才無術,或有才術矣,又恐利害及身,百般趨避,故亦遂因循不理,安坐待斃。”
-
216
安枕而臥
- 成語拼音:
- ān zhěn ér wò
- 成語解釋:
- 放好枕頭睡大覺。比喻太平無事,不必擔憂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黥英列傳》:“使布出于上計,山東非漢之有也;出于中計,勝敗之數未可知也;出于下計,陛下安枕而臥矣。”
-
217
安之若命
- 成語拼音:
- ān zhī ruò mìng
- 成語解釋:
-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,因而甘心承受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人間世》:“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德之至也。”
-
218
不安于位
- 成語拼音:
- bù ān yú wèi
- 成語解釋:
- 指不喜歡自己的職業,不安心工作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六年》:“不安其位,宜不能久。”
-
219
不入獸穴,安得獸子
- 成語拼音:
- bù rù shòu xué,ān dé shòu zǐ
- 成語解釋:
- 不進野獸窩,怎能捉到小野獸。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書·李遠傳》:“古人有言:‘不入獸穴,安得獸子。’若以奇兵出其不意,事或可濟。”
-
220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
- 成語拼音:
- bù tàn hǔ xué,ān dé hǔ zǐ
- 成語解釋:
- 探:探測;安:怎么。不進老虎窩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呂蒙傳》:“貧賤難可居,脫誤有功,富貴可致,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
* 關于安安的成語 形容安安的成語 描述安安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