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奮斗的成語 (11個)
-
1
艱苦奮斗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kǔ fèn dòu
- 成語解釋:
- 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竭盡全力去工作或斗爭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》第二章:“沒有中國共產黨在過去五十年間的艱苦奮斗,挽救新的亡國危險是不可能的。”
-
2
發奮為雄
- 成語拼音:
- fā fèn wéi xióng
- 成語解釋:
- 發奮:振作興起。決心奮斗使自己成為杰出人才
- 成語出處:
- 孫中山《上李鴻章書》:“雖處布衣而以天下為己任,此其人必能發奮為雄,卓異自立。”
-
3
發憤自雄
- 成語拼音:
- fā fèn zì xióng
- 成語解釋:
- 決心奮斗使自己成為杰出人才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鄭燮《濰縣署中與舍弟第五書》:“愿吾弟發憤自雄,勿蹈乃兄故轍也。”
-
4
斃而后已
- 成語拼音:
- bì ér hòu yǐ
- 成語解釋:
- 斃:倒下,死亡。指努力工作或為某一目的奮斗終生,至死才罷休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表記》:“鄉道而行,中道而廢,忘身之老也,不知年數之不足也,俯焉日有孳孳,斃而后已。”
-
5
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
- 成語拼音:
- jū gōng jìn cuì,sǐ ér hòu yǐ
- 成語解釋:
- 指勤勤懇懇,竭盡心力,為革命,為人民奮斗終身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后出師表》:“臣鞠躬盡力,死而后已。”
-
6
披荊斬棘
- 成語拼音:
- pī jīng zhǎn jí
- 成語解釋:
- 披:撥開;斬:砍斷;荊、棘:叢生多刺的小灌木。撥開荊;砍掉棘。指在創業階段清除阻礙;艱苦奮斗。也指在前進道路上清除各種阻礙;克服各種困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馮異傳》:“帝謂公卿曰:‘是我起兵時主簿也,為吾披荊棘,定關中。”
-
7
千日打柴一日燒
- 成語拼音:
- qiān rì dǎ chái yī rì shā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持久奮斗而一旦成功。也比喻平時積攢,一朝花費。同“千日斫柴一日燒”。
- 成語出處:
-
8
松柏后凋
- 成語拼音:
- sōng bǎi hòu diāo
- 成語解釋:
- 寒冬臘月,方知松柏常青。比喻有志之士在艱險的環境中奮斗到最后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罕》:“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。”
-
9
死而后已
- 成語拼音:
- sǐ ér hòu yǐ
- 成語解釋:
- 已:停止;完畢。死了以后方才停止。指一生努力奮斗;一直到死為止。奉獻了一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仁以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遠乎?”
-
10
死而后止
- 成語拼音:
- sǐ ér hòu zhǐ
- 成語解釋:
- 死了以后才停止。形容奮斗終身,貢獻出一切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國語·晉語》:“天二子之良,將勒營其君,復使立于外,死而后止,何日以來。”
-
11
銜石填海
- 成語拼音:
- xián shí tián hǎi
- 成語解釋:
- 《山海經·北山經》:“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東海,溺而不返,故為精衛,常銜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東海。”后因以“銜石填海”比喻為實現既定目標,堅韌不拔地奮斗到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山海經·北山經》:“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東海,溺而不返,故為精衛,常銜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東海。”
* 關于奮斗的成語 形容奮斗的成語 描述奮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