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頭頭的成語 (539個)
-
381
草頭天子
- 成語拼音:
- cǎo tóu tiān zǐ
- 成語解釋:
- 強盜的頭領,舊時亦指入山聚眾起義的首領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圓》:“蛇無頭而不行,就有個草頭天子出來。此人姓范名汝為,仗義執言,救民水火。”
-
382
從頭至尾
- 成語拼音:
- cóng tóu zhì wěi
- 成語解釋:
- 由開頭到末尾。指事情發展的全過程。也作“從頭到底”、“從頭到尾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答呂伯恭(其三三)》:“不免索性說了,從頭徹尾,只是此一個病根也。”
-
383
出一頭地
- 成語拼音:
- chū yī tóu dì
- 成語解釋:
- 宋歐陽修《與梅圣俞書》:“讀軾(蘇軾)書,不覺汗出。快哉快哉!老夫當避路,放他出一頭地也。”謂當避開此人讓其高出眾人一頭之地。后以“出一頭地”喻高人一著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歐陽修《與梅圣俞書》:“讀軾(蘇軾)書,不覺汗出。快哉快哉!老夫當避路,放他出一頭地也。”
-
384
大出風頭
- 成語拼音:
- dà chū fēng tóu
- 成語解釋:
- 指成為輿論注意的中心,出頭露面,顯示個人的表現
- 成語出處:
- 林語堂《談中西文化》:“記得民國二十四年,中國戲劇詩文在外國大出風頭。”
-
385
大禍臨頭
- 成語拼音:
- dà huò lín tóu
- 成語解釋:
- 臨:光臨。即將發生大災禍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6回:“做官到了三品時,就要急流勇退,不然就有大禍臨頭。”
-
386
得縮頭時且縮頭
- 成語拼音:
- dé suō tóu shí qiě suō tóu
- 成語解釋:
- 指在必要時采取低姿態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釋惟白《續傳燈錄》第八卷:“僧問:‘如何是祖師西來意?’師曰:‘入市烏龜。’曰:‘意旨如何?’師曰:‘得縮頭時且縮頭。’”
-
387
當頭棒喝
- 成語拼音:
- dāng tóu bàng hè
- 成語解釋:
-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黃檗運禪師法嗣 臨濟義玄禪師》:“上堂,僧問:‘如何是佛法大意?’師豎起拂子,僧便喝,師便打。”
-
388
點頭稱善
- 成語拼音:
- diǎn tóu chēng shàn
- 成語解釋:
- 道:說;善:好。表示贊同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06回:“陳雚以下眾人,都點頭稱善。”
-
389
點頭稱是
- 成語拼音:
- diǎn tóu chēng shì
- 成語解釋:
- 道:說;是:對。表示贊同
- 成語出處:
-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高中堂點頭稱是。”
-
390
低頭搭腦
- 成語拼音:
- dī tóu dā nǎo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低頭耷腦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梁斌《紅旗譜》一:“老祥子大娘正點著燈做晚飯,看見朱老鞏走進來,低頭搭腦坐在臺階上。”
-
391
點頭道是
- 成語拼音:
- diǎn tóu dào shì
- 成語解釋:
- 道:說;是:對。表示贊同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,此時費去大半,說到資斧困竭……不覺點頭道是。”
-
392
兜頭蓋臉
- 成語拼音:
- dōu tóu gài liǎn
- 成語解釋:
- 正對著頭和臉
- 成語出處:
- 袁靜《新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回:“還拿起搟面杖,兜頭蓋臉一頓打。”
-
393
掉頭鼠竄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tóu shǔ cuàn
- 成語解釋:
- 轉過頭來像老鼠一樣逃竄。形容狼狽逃竄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許自昌《水滸記·縱騎》:“他怎肯網開三面漫相遮,教我掉頭鼠竄無寧貼。”
-
394
大頭小尾
- 成語拼音:
- dà tóu xiǎo wěi
- 成語解釋:
- 猶“虎頭蛇尾”。比喻做事前緊后松,有始無終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3回:“這是中國官場辦事一向大頭小尾慣的,并不是做書的人先詳后略,有始無終也。”
-
395
對頭冤家
- 成語拼音:
- duì tóu yuān jiā
- 成語解釋:
- 對頭:冤家、仇人。指仇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84回:“真真那一世的對頭冤家!你何苦來還來使促狹!”
-
396
道頭知尾
- 成語拼音:
- dào tóu zhī wěi
- 成語解釋:
- 說個開頭就知道結果。形容思維敏捷、悟性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朱子語類》卷四九:“惟圣人道頭知尾,下學便上達,若教學者,則須循其序也。”
-
397
惡龍不斗地頭蛇
- 成語拼音:
- 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
- 成語解釋:
- 地頭蛇:比喻稱霸一方的人。比喻外來者盡管很厲害,也斗不過本地的惡勢力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大官人休說滿話!常言道:惡龍不斗地頭蛇。”
-
398
方頭不劣
- 成語拼音:
- fāng tóu bù liè
- 成語解釋:
- 方頭:俗指不通時宜;不劣:倔強不馴順。形容人性格倔強、頑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錢大尹智勘緋衣夢》第四折:“俺這里有個裴炎,好生方頭不劣。”
-
399
方頭不律
- 成語拼音:
- fāng tóu bù lǜ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方頭不劣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鄭廷玉《金鳳釵》:“見一個方頭不律的人,欺侮一個老年,打扯他跳河。”
-
400
浮頭滑腦
- 成語拼音:
- fú tóu huá nǎo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油頭滑腦。形容人輕浮狡猾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○四回:“座中幾個人,都是浮頭滑腦的,沒有甚么事可記。”
* 關于頭頭的成語 形容頭頭的成語 描述頭頭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