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頭頭的成語 (539個)

    221

    楚尾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ǔ wěi wú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豫章一帶位于楚地下游,吳地上游,如首尾相銜接,故稱“楚尾吳”。泛指長江中下游一帶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朱熹《鉛山立春》詩:“雪擁山腰洞口,春回楚尾吳。”
    222

    大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lù tóu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角:指人的氣概與才華;露角:比喻人顯露才能。比喻人很好地顯露了一回才能
    成語出處:
    223

    不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ào tóu bù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掉:擺動;顧:回看,瞻望。擺動著手臂,也不回。形容毫無眷顧,態度堅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劉過《沁園春·寄辛丞旨,時承旨招,不赴》:“二公者,皆掉不顧,只管銜杯。”
    224

    耷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ī tóu dā n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惶恐或無精打采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袁靜《伏虎記》第七回:“他的辦公室也變得冷下來了,誰進來干什么,都低耷腦,躡手躡腳。”
    225

    而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i tóu ér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戴:頂著。戴著腦袋前來。形容無所畏懼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狀》:“甲者出,太尉笑且入,曰:‘殺一老卒,何甲也?吾戴而來矣。’”
    226

    會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tóu huì w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道知尾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五燈會元·芭蕉清禪師法嗣·承天辭確禪師》:“問:‘師唱誰家曲,宗風嗣阿誰?’師曰:‘道會尾,舉意知心。’”
    227

    哈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ī tóu hā y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謙卑恭順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陸文夫《榮譽》:“‘請說吧,請說吧。’檢驗員低哈腰的,‘別說一件,就是十件我也不推辭。’”
    228

    識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i tóu shí l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有面子有身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6回:“你這客人好不君子相!戴識臉的,也這般啰唣!”
    229

    喪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ī tóu sàng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失意頹喪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演義》第四三回:“嚴畯低喪氣而不能對。”
    230

    下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ī tóu xià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下心:屈服于人。形容屈服順從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鄭振鐸《風波》:“他連忙低下心的勸道:‘不要著急,不要著急,我說著玩玩的!房里冷,快來睡!’”
    231

    一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g tóu yī b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棍子。比喻受到嚴重警告或突然的打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17回:“一聞那僧問起玉來,好像當一棒,便說道:‘你也不用銀子了,我把那玉還你罷。’”
    232

    異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ū tóu yì x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最高貴的稱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劉悟傳》:“兄岌(郭岌),事悟為牙將,常樂滏山秀峻曰:‘我死必將葬此,望氣者言其地當三世為都異姓,河北謂都異姓,至貴稱也。’”
    233

    之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ǎn tóu zhī j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交情甚淺,見了面只不過點點而已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少說也有百兒八十,點之交,那就數不清了。”
    234

    獨占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zhàn áo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鰲:傳說中的大海龜、海鱉。舊時皇宮的殿門前臺階中間刻有飛龍及巨鰲的浮雕;皇帝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、榜眼等人。狀元跪在前面;正好是飛龍巨鰲浮雕的部。原指科舉考試中了狀元。現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楔子:“殿前曾獻升平策,獨占鰲第一名。”
    235

    粉面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ěn miàn yóu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臉上撲粉,上抹油。形容女子的化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鐘嗣成《罵玉郎過感恩采茶歌·四景》:“皓齒明眸,粉面油,點花牌,行酒令。”
    236

    鼠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ng tóu shǔ c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奉:捧。抱著,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。形容受到打擊后狼狽逃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蒯通傳》:“始常山王、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,及爭張黡、陳釋之事,常山王奉鼠竄,以歸漢王。”
    237

    改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ǎi huàn tóu m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改變身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十八卷:“卻說鮮于同自吟了這八句詩,其志愈銳。怎奈時運不利,看看五十齊,‘蘇秦還是舊蘇秦’,不能勾改換面。”
    238

    鼓腦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ǔ nǎo zhēng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爭著出;要冒尖,強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全元散曲·柳營曲·風月擔》:“勤兒每正鼓腦爭,斗喧呼謝館秦樓。”
    239

    換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ài tóu huàn m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改換面。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,內容實質不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唐順之《答王南江提學書》:“仆竊誦吾兄前后見惠兩書,知吾兄痛懲既往之悔,直欲洗刷腸胃,不肯若世之蓋換面做好人者。”
    240

    換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ǎi tóu huàn w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改變原來的面目。比喻只作形式上的變動,而實質內容不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彥惾《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》下卷:“增加卷軸,添足篇章,依傍佛經,改換尾。”
    * 關于頭頭的成語 形容頭頭的成語 描述頭頭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