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天天的成語 (1018個)

    961

    撲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tiān p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掀起,撲打地。比喻專權跋扈,氣焰囂張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陳亮《與章德茂侍郎》:“老秦掀撲地,只享十六年之安。”
    962

    螢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ě tiān yíng x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不分寒暑,刻苦讀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羅隱《湖上歲暮感懷有寄友人》詩:“雪螢席幾辛勤,同志當時四五人。”
    963

    子以征四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é tiān zǐ yǐ zhēng sì f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挾:挾制。挾制皇帝,用朝廷的名來征討四方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:“曹公,豺虎也,挾子以征四方,動以朝廷為辭,今日拒之,事更不順。”
    964

    一朝子一朝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cháo tiān zǐ yī cháo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一個人上臺,下面的工作人員就另外換一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湯顯祖《牡丹亭 虜諜》:“萬里江山萬里塵,一朝子一朝臣。”
    965

    一唱雄雞下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chàng xióng jī tiān xià b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公雞一叫,就亮了。形容東方破曉,長夜宣告結束。指真相大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賀《致酒行》:“我有迷魂招不得,雄雞一聲下白。少年心事當拿云,誰念幽寒坐鳴呃。”
    966

    一飛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fēi chō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平時默默無聞,突然做出了驚人之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滑稽列傳》:“此鳥不飛則已,一飛沖;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。”
    967

    鳶飛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ān fēi lì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鳶:又名黑耳鳶,一種兇猛的鳥;戾:至,到。比喻為功名利祿而極力高攀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大雅·旱麓》:“鳶飛戾,魚躍于淵。”
    968

    眼高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 gāo yú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眼光比還高。比喻高傲自大,目中無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66回:“你們這一班軍裝大買辦,平時眼高于何嘗有個朋友在心上!”
    969

    遺恨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hèn zhō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終身感到悔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佩蘅子《吳江雪》第十六回:“則我之身雖死猶幸,他日殉節,庶有名目。但恐辱抹爹娘,害他涉險,計不出此,遺恨終矣!”
    970

    有理走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lǐ zǒu biàn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要有道理,任何地方都行得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歐陽山《苦斗》:“他慣用的口頭禪是:‘有理走遍下!’”
    971

    語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miào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言語精妙無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賈捐之傳》:“君房下筆,言語妙下。”
    972

    一手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ǒu zhē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只手把遮住。形容依仗權勢;玩弄手段;蒙蔽群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曹鄴《讀李斯傳》詩:“難將一人手,掩得下目。”
    973

    拔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tiān bá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而立,拔地而起。極言魁偉雄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陳廷焯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七:“至杜陵,負其倚拔地之材,更欲駕《風》、《騷》而上之,則有所不能。”
    974

    蔽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tiān bì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染紅了,遮住了太陽。形容儀從之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藝文類聚》卷五十:“段穎起于徒中,為并州刺史,有功,后徵還京師,穎乘輕車,介士鼓吹,曲蓋朱旗騎馬,殷蔽日,連騎相繼數十里。”
    975

    暑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tiān shǔ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炎熱的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6回:“這八句詩題著炎暑月,那公子王孫在涼亭上水閣中浸著浮瓜沉李,調冰雪藉避暑,尚兀自嫌熱。”
    976

    一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tǒng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統一的國家。現常指某一地區或某一機關單位不貫徹上級意圖而形成的獨立王國;也可泛指少數人霸占的某一領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公羊傳 成公十五年》:“王者欲一乎下。”又,《隱公元年》:“何言乎王正月,大一統也。”
    977

    霧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tiān wù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上三:“田里功夫,他比你爸爸還強一色。就是有點面胡,吃了酒,尤其是有點云霧地。”
    978

    星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tiān xīng d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事情多而雜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牧《華清宮三十韻》:“雷霆馳號令,星斗煥文章。”
    979

    下為己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 孔休源傳》:“休源風范強正,明練政體,常以下為己任。”
    980

    一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tiān y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指和地。②形容到處都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三十四回:“又兼狄家的覓漢伙伴不曾分得銀錢的,心里氣他不過,到處去彰揚,不止他本村揚說的一一地,就是鄰莊外縣,都當了一件異事傳說。”
    * 關于天天的成語 形容天天的成語 描述天天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