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天天的成語 (1018個)

    921

    人共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rén gòng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鑒:審察。公、眾人皆可審察。表示誠實無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29回:“區區之心,唯以地方秩序為主,以人民生命財產為重,始終不渝,人共鑒。”
    922

    人感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rén gǎn y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感應:交感相應。指有意志的與世間的人能夠交感相應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陳子昂《諫政理書》:“人感應,陰陽相和。”
    923

    壤王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rǎng wáng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壤:指地之間,即人世間;王郎:指晉王凝之。地間竟有這種人。原是謝道蘊輕視其丈夫王凝之的話。后比喻對丈夫不滿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賢媛》:“一門叔父,則有阿大中郎;群從兄弟,則有封、胡、遏、末,不意壤之中,乃有王郎。”
    924

    粟馬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sù mǎ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雨粟,馬生角。謂不可能實現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刺客列傳論》:“世言荊軻,其稱太子丹之命,‘雨粟,馬生角’也,太過。”
    925

    同是涯淪落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同是涯淪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識。”
    926

    生一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shēng yī d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生來就注定為一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嬌梨》第十回:“明明果是佳人才子,生一對也,便是嫣素也覺風光。”
    927

    生尤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shēng yóu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容貌艷麗的女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梅鼎祚《玉合記 砥節》:“看他雖是禪蹤,自然冶態,正是那生尤物,世不虛名。”
    928

    徹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ng tiān chè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形容本領十分高強。②從到地,到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石君寶《李亞仙花酒曲江池》第二折:“總饒你便通徹地的郎君,也不夠三朝五日遭瘟。”
    929

    臺路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tái lù m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臺:山名,在今浙江省臺縣北。原指誤入仙境而迷途。后用以形容前途茫茫,無路可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太平御覽》卷九六七引《幽冥錄》:“剡縣劉晟,阮肇共入臺山取谷皮,迷不得返。”
    930

    漏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ō tiān lòu w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不受約束地胡作非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6回:“從前只有九姨太有些,脫漏網的事做的頂多,銀子少了不要,至少五百起碼,以及幾千幾萬不等。”
    931

    搶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ī tiān qiǎng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亂推亂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神奴兒》第一折:“大嫂你靠這壁,休推搶地。”
    932

    說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n tiān shuō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上地下;無所不談論。形容漫無邊際地談論或指隨意閑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》:“錢青見那先生學問平常,故意談說地,講古論今。”
    933

    掃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ō tiān sǎo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衣服過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李文蔚《燕青博魚》第三折:“穿的那衣服拖掃地的,一腳踹著,不險些兒絆倒了。”
    934

    行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ì tiān xíng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代上主持公道。封建社會里農民起義多以此作為動員、組織群眾的口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康進之《李逵負荊》第一折:“你山上頭領,都是替行道的好漢。”
    935

    塌壓大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tā yā dà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普遍性的災難或壓力,每人都得承擔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03回:“真正火到咱店里,那時開開后門,咱大家逃命,行李付之一燼,這叫‘塌壓大家’。”
    936

    之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ān tiān zhī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貪:貪圖。把所成就的功績說成是自己的力量。現指抹殺群眾或領導的力量,把功勞歸于自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竊人之財,猶謂之盜,況貪之功以為己力乎。”
    937

    文地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wén dì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知識、學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13回:“某乃是中原一秀士,能知文地理,善會陰陽,識得六甲風云,辨別三光氣色,九流三教,無所不通。”
    938

    無寧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wú níng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寧:安定。沒有一安寧的時候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斌《紅旗譜》第一卷:“自從孫大炮革起命來,把清朝的江山推到,無寧日。”
    939

    下大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xià dà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勢:形勢。指國內外的形勢或趨向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回:“話說下大勢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”
    940

    下第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xià dì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孝文皇帝初立,聞河南守吳治平為下第一。”
    * 關于天天的成語 形容天天的成語 描述天天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