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大小事的成語 (47個)
-
41
非池中物
- 成語拼音:
- fēi chí zhōng wù
- 成語解釋:
- 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。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終究要做大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吳書·周瑜傳》:“恐蛟龍得云雨,終非池中物也。”
-
42
蠡測管窺
- 成語拼音:
- lǐ cè guǎn kuī
- 成語解釋:
- 蠡:瓢;管:竹管;窺:人小孔縫隙里觀看。用瓢來量大海,從竹管的小孔看天空。比喻見識片面狹窄,看不到事物的整體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以管窺天,以蠡測海,以筳撞鐘,豈能通其條貫,考其文理,發其音聲哉。”
-
43
豎子不足與謀
- 成語拼音:
- shù zǐ bù zú yǔ móu
- 成語解釋:
- 豎子:小子;謀:計議,商量。這小子不足以商量大事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唉!豎子不足與謀。奪項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。”
-
44
五臟六腑
- 成語拼音:
- wǔ zàng liù fǔ
- 成語解釋:
- 五臟:脾、肺、腎、肝、心;六腑: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、膽。人體內的各種器官。比喻事物的內部情況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:“每坐常閉目內視,存見五臟六腑,久久自得,分明了了。”
-
45
星星之火
- 成語拼音:
- xīng xīng zhī huǒ
- 成語解釋:
- 一點點小火星。比喻開始時微小;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。多比喻新興的革命力量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張居正《答云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》:“貪黷有司及四方無籍奸徒竄入其中者,激而構扇之,星星之火,遂成燎原。”
-
46
星星之火,遂成燎原
- 成語拼音:
- xīng xīng zhī huǒ,suì chéng liáo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。比喻開始時微小,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張居正《答云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》:“究觀近年之事,皆起于不才武職、貪黷有司及四方無賴奸徒竄入其中激而構扇之,星星之火,遂成燎原。”
-
47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
- 成語拼音:
- xīng xīng zhī huǒ,kě yǐ liáo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。比喻開始時微小,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·盤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邇。”張鴻《續孽海花》第57回:“你不輕視了。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,不曉得怎么結局呢!”
* 關于大小事的成語 形容大小事的成語 描述大小事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