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處于的成語 (94個)
-
1
安常處順
- 成語拼音:
- ān cháng chǔ shùn
- 成語解釋:
- 安:習慣于;處:居住,居于;順:適合,如意。習慣于平穩的日子,處于順利的境遇中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適來,夫子時也;適去,夫子順也。安時而處順,哀樂不能入也。”
-
2
安常履順
- 成語拼音:
- ān cháng lǚ shùn
- 成語解釋:
- 習慣于正常生活,處于順利境遇
- 成語出處:
- 清 方苞《方任二貞婦傳》:“凡士之安常履順而自檢其身,與所以施于家者,其事未若二婦人之艱難也,而乃茍于自恕,非所謂失其本心者與?”
-
3
養尊處優
- 成語拼音:
- yǎng zūn chǔ yōu
- 成語解釋:
- 養:指生活;尊:尊貴;處:居于;處于;優:優裕。處于尊貴的地位;過著優裕的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洵《上韓樞密書》:“天子者,養尊而處優,樹恩而收名,與天下為喜樂者也。”
-
4
鳴鶴之應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hè zhī yīng
- 成語解釋:
- 《易·中孚》:“鶴鳴在陰,其子和之。”王弼注:“立誠篤至,雖在闇昧,物亦應焉。”孔穎達疏:“處于幽昧而行不失信,則聲聞于外,為同類之所應焉。”后以“鳴鶴之應”比喻誠篤之心相互應和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易·中孚》:“鶴鳴在陰,其子和之。”王弼注:“立誠篤至,雖在闇昧,物亦應焉。”孔穎達疏:“處于幽昧而行不失信,則聲聞于外,為同類之所應焉。”
-
5
于安思危
- 成語拼音:
- yú ān sī wēi
- 成語解釋:
- 于:處于;思:想。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里,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。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 楚策四》:“臣聞之《春秋》,于安思危,危則慮安。”
-
6
相呴以濕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xǔ yǐ shī
- 成語解釋:
- 彼此以呼出的氣濕潤對方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。”成玄英疏:“呴氣相濕。”后以喻在困難時以微小的力量,竭力互相幫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。”成玄英疏:“呴氣相濕。”
-
7
甘處下流
- 成語拼音:
- gān chǔ xià liú
- 成語解釋:
- 甘愿處于下流。比喻甘居落后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俞樾《右臺仙館筆記 無錫楊氏女》:“爾為爾之官,我為我之丐,何預爾事邪?不顧而去,此子甘處下流,真別有肺腸者。”
-
8
居高臨下
- 成語拼音:
- jū gāo lín xià
- 成語解釋:
- 居:處在;臨:面對。處于高處;俯視下方。形容處于有利的地勢、地位。也比喻高高在上。
- 成語出處:
- 北齊 魏收《魏書 財安王》:“繳山立柵,分為數處,居高臨下,隔水為營。”
-
9
要害之處
- 成語拼音:
- yào hài zhī chù
- 成語解釋:
- 處于極為重要的位置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賈誼《過秦論上》:“良將勁弩而守要害之處。”
-
10
坐于涂炭
- 成語拼音:
- zuò yú tú tàn
- 成語解釋:
- 涂炭:比喻污濁的地方。坐在泥涂、炭灰上。比喻處于不干凈的環境,自身也被玷污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鄒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立于惡人之朝,與惡人言,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。”
-
11
嗷嗷待食
- 成語拼音:
- áo áo dài shí
- 成語解釋:
- 嗷嗷:哀鳴聲;待:等待;食:喂養。迫于饑餓而急于求食的樣子。形容災民受饑餓,處于困境等待援助
- 成語出處:
- 清 秋瑾《致秋譽章書其五》:“況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,亦無需吾哥焦灼家用。”
-
12
鼎魚幕燕
- 成語拼音:
- dǐng yú mù yàn
- 成語解釋:
- 宛如鼎中游動的魚,帷幕上筑巢的燕子。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梁 蕭統《文選 丘遲〈與陳伯之書〉》:“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飛幕之上,不亦惑乎。”
-
13
百死一生
- 成語拼音:
- bǎi sǐ yī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生命極其危險,處于死亡的邊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齊書 杜弼傳》:“諸勛人身觸鋒刃,百死一生,縱其貪鄙,所取處大,不可同之循常例也。”
-
14
奔走呼號
- 成語拼音:
- bēn zǒu hū háo
- 成語解釋:
- 奔走:奔跑。呼號:叫喊。一面奔跑,一面呼喚。形容處于困境而求援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17回:“一時奔走呼號,哭聲遍野,扶老攜幼,棄業拋家,都往內地亂竄。”
-
15
甘居下流
- 成語拼音:
- gān jū xià liú
- 成語解釋:
- 甘:情愿,樂意;居:處于;下流:下游,比喻落后。甘心落到別人后面
- 成語出處:
- 李劼人《暴風雨前》第二部分:“聽說快要升哨官了,兒子又在進學堂,如何能不要面子,甘居下流呢?”
-
16
涸轍之鮒
- 成語拼音:
- hé zhé zhī fù
- 成語解釋:
- 涸:水竭;干涸;轍:車輪的跡;鮒:鯽魚。指干涸車轍里的魚。比喻處于困境;急待救助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宋 莊周《莊子 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”
-
17
居安思危
- 成語拼音:
- jū ān sī wēi
- 成語解釋:
- 居:處在。處于安全的環境;要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十一年》:“《書》曰:‘居安思危’,思則有備,有備無患。”
-
18
久居人下
- 成語拼音:
- jiǔ jū rén xià
- 成語解釋:
- 現指處境或職務長期處于他人之下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“隱士聽了,大叫:“妙極!弟每時謂兄必必非久居人下者,……。”
-
19
進退維谷
- 成語拼音:
- jìn tuì wéi gǔ
- 成語解釋:
- 維:語氣助詞。谷:比喻困難處境。進和退都處于困難的境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大雅 桑柔》:“人亦有言,進退維谷。”
-
20
木雁之間
- 成語拼音:
- mù yàn zhī jiān
- 成語解釋:
- 指處于有用和無用之間。比喻才能或水平中等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山木》:“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終其天年,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,先生將何處?”
* 關于處于的成語 形容處于的成語 描述處于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