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埋怨的成語 (7個)
-
1
埋天怨地
- 成語拼音:
- mán tiān yuàn dì
- 成語解釋:
- 抱怨天,埋怨地。形容對什么都抱怨
- 成語出處:
- 元 鄭廷玉《看錢奴》第一折:“每日在吾廟里,埋天怨地。”
-
2
怨天憂人
- 成語拼音:
- yuàn tiān yóu rén
- 成語解釋:
- 怨:怨恨;天:命運;憂:責怪。怨恨天命,責怪別人。形容遇到不稱心的事情一味歸咎客觀,埋怨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憲問》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學而上達。”
-
3
怨天怨地
- 成語拼音:
- yuàn tiān yuàn dì
- 成語解釋:
- 抱怨天又抱怨地。后指埋怨不休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三折:“到今日,悔,悔,悔。也是我前世前緣,自作自受,怨天怨地。”
-
4
怨天尤人
- 成語拼音:
- yuàn tiān yóu rén
- 成語解釋:
- 怨恨天命;責怪別人(怨:怨恨;天:這里指命運;尤:責怪;歸罪)。形容遇到不稱心的事情一味歸咎客觀;埋怨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憲問》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學而上達。”
-
5
小腳女人
- 成語拼音:
- xiǎo jiǎo nǚ rén
- 成語解釋:
- 毛澤東《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》一:“我們的某些同志卻象一個小腳女人,東搖西擺地在那里走路,老是埋怨旁人說:走快了,走快了。”因用以指思想保守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》一:“我們的某些同志卻象一個小腳女人,東搖西擺地在那里走路,老是埋怨旁人說:走快了,走快了。”
-
6
東征西怨
- 成語拼音:
- dōng zhēng xī yuàn
- 成語解釋:
- 語本《書·仲虺之誥》:“惟王不邇聲色,不殖貨利,德懋懋官,功懋懋賞……東征西夷怨,南征北狄怨。”本謂商湯向一方征伐,則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來解救自己。后因以“東征西怨”謂帝王興仁義之師為民除害,深受百姓擁戴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書·仲虺之誥》:“惟王不邇聲色,不殖貨利,德懋懋官,功懋懋賞……東征西夷怨,南征北狄怨。”
-
7
自僝自僽
- 成語拼音:
- zì chán zì zhòu
- 成語解釋:
- 僝、僽:煩惱,埋怨。自尋煩惱,自相埋怨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冤家債主》第二折:“到如今夫妻情,父子恩,都作了一筆勾,落得個自僝自僽。”
* 關于埋怨的成語 形容埋怨的成語 描述埋怨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