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壞人的成語 (213個)
-
181
眉來眼去
- 成語拼音:
- méi lái yǎn qù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以眉目傳情。多用于男女情愛。也比喻壞人之間勾勾搭搭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辛棄疾《滿江紅 贛州席上呈太守陳季陵侍郎》:“落日蒼茫,風才定,片帆無力。還記得,眉來眼去,水光山色。”
-
182
破奸發伏
- 成語拼音:
- pò jiān fā fú
- 成語解釋:
- 揭露隱藏的壞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范仲淹《宋故衛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銘》:“徙隴城郡,歷比、駕二部外郎,在郡未幾,破奸發伏,有神明之號。”
-
183
破柱求奸
- 成語拼音:
- pò zhù qiú jiān
- 成語解釋:
- 《后漢書·黨錮傳·李膺》:“時張讓弟朔為野王令,貪殘無道,至乃殺孕婦,聞膺厲威嚴,懼罪逃還京師,因匿兄讓弟舍,藏于合柱中。膺知其狀,率將吏卒破柱取朔,付洛陽獄。受辭畢,即殺之。”后以“破柱求奸”為不畏權貴,搜索壞人,以正國法的典故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黨錮傳·李膺》:“時張讓弟朔為野王令,貪殘無道,至乃殺孕婦,聞膺厲威嚴,懼罪逃還京師,因匿兄讓弟舍,藏于合柱中。膺知其狀,率將吏卒破柱取朔,付洛陽獄。受辭畢,即殺之。”
-
184
擒奸摘伏
- 成語拼音:
- qín jiān tī fú
- 成語解釋:
- 擒獲暴露的壞人,揭露隱藏著的歹徒
- 成語出處:
- 《續古文苑·無名氏》:“擒奸摘伏,撫弱遏強,井邑肅然。”
-
185
器鼠難投
- 成語拼音:
- qì shǔ nán tóu
- 成語解釋:
- 器:用具。躲在器物旁邊的老鼠難以捕捉。比喻壞人有了庇護就難以懲治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鄭若庸《玉玦記·投賢》:“君言且英讎,他轍魚方困,器鼠難投,小哥不要反了面。”
-
186
欺以其方
- 成語拼音:
- qī yǐ qí fāng
- 成語解釋:
- 欺:欺騙;其方:合乎情理的方法。比喻壞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騙別人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萬章上》:“故君子可欺以其方,難罔以非其道。”
-
187
臍脂自照
- 成語拼音:
- qí zhī zì zhào
- 成語解釋:
- 燃起肚臍的脂肪,為自己照明。比喻壞人最終沒有好下場,自作自受
- 成語出處:
-
188
掃除天下
- 成語拼音:
- sǎo chú tiān xià
- 成語解釋:
- 掃除:消除,肅清。肅清壞人,安定社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陳蕃傳》:“大丈夫處世,當掃除天下,安事一室乎?”
-
189
上竄下跳
- 成語拼音:
- shàng cuàn xià tià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壞人上下奔走,四處活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蔣子龍《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》:“上竄下跳,根據需要打出各種不同的旗號,把廠長的事情辦成。”
-
190
疏而不漏
- 成語拼音:
- shū ér bù lòu
- 成語解釋:
- 意思是天道公平,作惡就要受懲罰,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,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。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老子》:“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《魏書·任城王傳》:“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
-
191
蛇神牛鬼
- 成語拼音:
- shé shén niú guǐ
- 成語解釋:
- 牛頭的鬼,蛇身的神。形容作品虛幻怪誕。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必恒《謁浮山禹次昌黎石鼓韻作歌》:“楚俗紛紛竟淫祀,蛇神牛鬼爭媕婀。”
-
192
十鼠爭穴
- 成語拼音:
- shí shǔ zhēng xué
- 成語解釋:
- 穴:動物的窠巢。比喻壞人聚集互相爭斗
- 成語出處:
- 《梁書·元帝紀》:“侯景奔竄,十鼠爭穴,郭默清夷,晉熙附義。”
-
193
豕突狼奔
- 成語拼音:
- shǐ tū láng bēn
- 成語解釋:
- 豕:豬;突:猛沖。象豬那樣沖撞,象狼那樣奔跑。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,到處搔擾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歸莊《萬古愁》:“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,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。”
-
194
同惡相濟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è xiāng jì
- 成語解釋:
- 同惡:共同作惡的人;濟:助。壞人互相勾結,共同作惡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潘勗《冊魏公九錫文》:“馬超、成宜,同惡相濟。”
-
195
同惡相求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è xiāng qiú
- 成語解釋:
- 壞人與壞人相互勾結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:“同惡相求,如市賈焉,何難?”
-
196
彈冠相慶
- 成語拼音:
- tán guān xiāng qìng
- 成語解釋:
- 冠:帽子。撣去帽子上的塵土;表示慶賀。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;自己也必將得到引薦而慶幸。后指因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。也形容壞人得意;準備登臺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吉傳》:“吉與貢禹為友,世稱‘王陽在位,貢公彈冠’,言其取舍也。”
-
197
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wǎng huī huī,shū ér bù lòu
- 成語解釋:
- 意思是天道公平,作惡就要受懲罰,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,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。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73章:“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
-
198
投之豺虎
- 成語拼音:
- tóu zhī chái hǔ
- 成語解釋:
- 投:扔。指將壞人投飼豺虎。表示深惡痛絕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陳亮《寄何茂恭文》:“要不能無遺憾于死生,安得取而投之豺虎!”
-
199
物以類聚
- 成語拼音:
- wù yǐ lèi jù
- 成語解釋:
- 類:同一類。同類的事物常聚集在一起;現在多指壞人互相勾結在一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系辭上》:“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。”
-
200
小丑跳梁
- 成語拼音:
- xiǎo chǒu tiào liáng
- 成語解釋:
- 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壞人鬧事作亂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中卷:“小丑跳梁,潢池弄兵,原屬常有之事。”
* 關于壞人的成語 形容壞人的成語 描述壞人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