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地方的成語 (416個)

    161

    病入膏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ng rù gāo h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膏肓:我國古代醫學名稱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臟和膈膜之間叫“肓”。古代認為“膏肓”是藥力達不到的。后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態嚴重;無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年》:“醫至,曰:‘疾不可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達之不及,藥不至焉,不可為也。’公曰:‘良醫也。’厚為之禮而歸之。”
    162

    避實就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í shí jiù x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實:實力;就:接近;趨向;虛:空虛;虛弱。原指避開敵人的主力;攻擊敵人的薄弱環節。現也指辦事先找容易突破的著手。或談論問題回避要害。原作“避實擊虛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要略》:“擊危乘勢以為資,清靜以為常,避實就虛,若驅群羊,此所以言兵也。”
    163

    逋逃之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ū táo zhī s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逋逃:逃亡者;藪:人或物集中的。一般指某處成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武成》:“為天下逋逃主,萃淵藪。
    164

    百無是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wú shì c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一無是處。形容全都是錯的,沒有一點對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辛棄疾《浣溪沙 漫興作》詞:“一似舊時春意思,百無是處老形骸,也曾頭上帶花來。”
    165

    百無一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wú yī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也沒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無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臨,極為難處。”
    166

    不習水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xí shuǐ t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習:習慣,適應。指不能適應一個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周瑜傳》:“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,不習水土,必生疾病。”
    167

    不以人廢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ǐ rén fèi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廢:廢棄。不因為這個人有不足的而不采納他的正確意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 孔子《論語 衛靈公》:“君子不以言舉人,不以人廢言。”
    168

    鮑魚之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ào yú zhī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賣咸魚的店。比喻壞人成堆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齊 顏之推《顏氏家訓 慕賢》:“與善人居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自芳也;與惡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自臭也。”
    169

    不足之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zú zhī c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完善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鄧小平《目前的形勢和任務》:“總的來說是好的,但是也有不足之處。”
    170

    此處不留人,會有留人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ǐ chǔ bù liú rén,huì yǒu liú rén c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這里不可居留,自會有可居留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通俗編》卷十三引《平陳錄》:“張貴妃權寵,沈后經半年不得御。陳主當御沈后處,暫入即還,謂后曰:‘何不見留?’贈以詩曰:‘留人不留人,不留人也去。此處不留人,會有留人處。’”
    171

    此處不留人,自有留人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ǐ chǔ bù liú rén,zì yǒu liú rén c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這里不可居留,自會有可居留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警世恒言 三現身包龍圖斷冤》:“先生道:‘若要奉承人,卦就不準了;若說實話,又惹人怪。此處不留人,自有留人處!”
    172

    舛訛百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ǎn é bǎi c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舛:錯亂。訛:錯誤。錯亂的很多。一般指書籍的寫作或印制不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173

    重門疊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óng mén dié 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重:重復;門、戶:房屋的出入口。比喻多關口,易于防守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龔自珍《與吳虹生書》:“山西三關得為九邊之一,猶宣化之有居庸,所謂重門疊戶者也。”
    174

    才墨之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i mò zhī s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文人聚集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龔自珍《書金伶》:“噫!江東才墨之藪,樓池船楫之觀,燈灑之娛,春晨秋夕之游,美人公子,憐才好色,姚冶跌逿之樂,當我生之初,頗有存焉者矣。”
    175

    稠人廣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óu rén guǎng z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坐:同“座”。指人很多的,即公共場合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齊 顏之推《顏氏家訓 勉學》:“見有閉門讀書,師心自是,稠人廣坐,謬誤差失者多矣。”
    176

    楚尾吳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ǔ wěi wú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豫章一帶位于楚下游,吳上游,如首尾相銜接,故稱“楚尾吳頭”。泛指長江中下游一帶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朱熹《鉛山立春》詩:“雪擁山腰洞口,春回楚尾吳頭。”
    177

    朝野上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o yě shàng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朝野:指朝廷和民間;上下:從中央到。指從中央到,從做官的到老百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魏源《治篇十一》:“其朝野上下,莫不玩細娛而茍近安,安其危而利其害。
    178

    沖州撞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ōng zhōu zhuàng f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沖:向前直闖。州、府:舊時縣以上行政區劃名,泛指大城市、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二十七回:“他們是沖州撞府,逢場作戲,賠了多少小心得來的錢物。” 又四十回:“我們沖州撞府,那里不曾去!”
    179

    對簿公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ì bù gōng t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簿:文狀、起訴書之類;對簿:受審問;公堂: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。在法庭上受審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“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。”
    180

    獨到之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dào zhī c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與眾不同的特殊的或見解。含褒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況周頤《蕙風詞話》第二卷:“往往獨到之處,能以中鋒達意,以中聲赴節。”
    * 關于地方的成語 形容地方的成語 描述地方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