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地位的成語 (202個)

    181

    先下手為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對手沒有準備好的時候首先動手,取得主動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 元胄傳》:“兵馬悉他家物,一先下手,大事便去。”
    182

    羞以牛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yǐ niú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后:牛的肛門,比喻從屬的。指不愿處在從屬,為人牽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阮瑀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》:“昔蘇秦說韓,羞以牛后,韓王按劍,作色而怒。”
    183

    擁兵自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ōng bīng zì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擁有掌握軍隊的權力,以鞏固自己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延壽《北史·齊本紀上》:“書至,無點,景不至。又聞神武疾,遂擁兵自固。”
    184

    硬撐門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ng chēng mén m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裝體面,假充上流。保持高等或中等階級社會的風度、架子或門面
    成語出處:
    185

    云龍井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lóng jǐng w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云端的龍,井底的蛙。比喻的高下相差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周魯《類書纂要》:“云龍喻貴,井蛙喻賤。”
    186

    一落千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uò qiān zh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琴聲陡然降落。后用來形容聲譽、或經濟狀況急劇下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聽穎師彈琴》:“躋攀分寸不可上,失勢一落千丈強。”
    187

    陰凝冰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níng bīng j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陰氣始凝結而為霜,漸積聚乃成堅冰。比喻小人漸漸得勢,漸趨穩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坤》:“履霜堅冰,陰始凝也。”
    188

    云泥殊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ní shū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天上的云和上的泥那樣高下不同。比喻懸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魏·荀濟《贈陰梁州》:“云泥已殊路。”
    189

    云泥異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ní yì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天上的云和上的泥。比喻相差懸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陳亮《與辛幼安殿撰書》:“亮空閑沒可做時,每念臨安相聚之適,而一別遽如許,云泥異路又如許。
    190

    有權有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quán yǒu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勢:和權力。既有權力,又有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從來有權有勢的,多不得善終,都是如此。”
    191

    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rén zhī xià,wàn rén zhī sh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多指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六韜》:“屈一人下,伸萬人上,惟圣人能行之。”
    192

    搖尾求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o wěi qiú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老虎被關進籠圈里,向人搖尾巴求取食物。比喻人的降低,向人乞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猛虎在深山,百獸震恐,及在檻阱之中,搖尾而求食,積威約之漸也。”
    193

    有眼不識泰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泰山:我國的名山;在山東省境內。有眼睛;卻不認得很高或本領很大的著名人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師父如此高強,必是個教頭,小兒'有眼不識泰山'。”
    194

    紆朱拖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ū zhū tuō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顯貴。同“紆朱曳紫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白居易《歲暮寄微之》詩之三:“若并如今是全活,紆朱拖紫且開眉。”
    195

    紆朱曳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ū zhū yè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顯貴。朱、紫指高官所佩印綬之顏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葛洪《抱樸子 逸民》:“何必紆朱曳紫,服冕乘軺。”
    196

    尊卑有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ūn bēi yǒu l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尊:或輩分高,與“卑”相對。指尊卑之間有嚴格的順序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禮儀志一》:“制禮定名,合從事實,使名實相副,則尊卑有倫。”
    197

    尊卑有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ūn bēi yǒu x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尊:或輩分高,與“卑”相對;序:次第。指尊卑之間有嚴格的順序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樂記下》:“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長幼之序也。”
    198

    在官言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ài guān yán g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處在什么樣的就說什么樣的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曲禮下》:“君命,大夫與士肄,在官言官,在府言府,在庫言庫,在朝言朝。”
    199

    知命安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mìng ān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命:命運。服從命運,安于自身所處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滓范叔》第一折:“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,則可待時守分,知命安身,未敢希望功名也。”
    200

    執牛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niú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,要割牛耳歃血,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牛耳朵的盤子。故稱主盟國為執牛耳。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權威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哀公十七年》:“諸侯盟,誰執牛耳?”
    * 關于地位的成語 形容地位的成語 描述地位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