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國家的成語 (353個)
-
101
開基立業
- 成語拼音:
- kāi jī lì yè
- 成語解釋:
- 開創基業,通常比喻舊時開國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國家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四回:“自我高皇帝斷蛇起義,開基立業,傳至于今,不幸奸雄并起,各據一方。”
-
102
民富國強
- 成語拼音:
- mín fù guó qiáng
- 成語解釋:
- 人民富裕,國家強盛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 勾踐歸國外傳》:“越主內實府庫,墾其田疇,民富國強,眾安道泰。”
-
103
民生國計
- 成語拼音:
- mín shēng guó jì
- 成語解釋:
- 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荀子 富國》:“如是則上下俱富,交無所藏之,是國計之極也。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民生在勤,勤則不匱。”
-
104
人亡邦瘁
- 成語拼音:
- rén wáng bāng cuì
- 成語解釋:
- 《詩·大雅·瞻卬》:“人之云亡,邦國殄瘁。”毛傳:“殄,盡;瘁,病也。”鄭玄箋:“賢人皆言奔亡,則天下邦國,將盡困窮。”后因以“人亡邦瘁”謂賢者不在位,國家因而衰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·大雅·瞻卬》:“人之云亡,邦國殄瘁。”毛傳:“殄,盡;瘁,病也。”鄭玄箋:“賢人皆言奔亡,則天下邦國,將盡困窮。”
-
105
誤國害民
- 成語拼音:
- wù guó hài mín
- 成語解釋:
- 讓國家受害,人民遭殃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74回:“張俊身為大將,不思報效,專權亂政,誤國害民。”
-
106
誤國殄民
- 成語拼音:
- wù guó tiǎn mín
- 成語解釋:
- 殄:滅絕。讓國家受害,人民遭殃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周密《齊東野語·洪君疇》:“貪繆之柏,誤國殄民,逐之已晚。”
-
107
誤國殃民
- 成語拼音:
- wù guó yāng mín
- 成語解釋:
- 給國家人民帶來禍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楊繼盛《請誅賊臣疏》:“臣觀大學士嚴嵩,盜權竊柄,誤國殃民,其天下之第一大賊乎。”
-
108
益國利民
- 成語拼音:
- yì guó lì mín
- 成語解釋:
- 對國家、對人民都有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書·文帝紀下》:“參考變通,可以益國利民便時適治者,為二十四新制。”
-
109
憂國憂民
- 成語拼音:
- yōu guó yōu mín
- 成語解釋:
- 為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·齊策》:“寡人憂國愛民,固愿得士以治之。”
-
110
隱若敵國
- 成語拼音:
- yǐn ruò dí guó
- 成語解釋:
- 隱:威嚴莊重的樣子;若:象;敵:匹敵,同等;敵國:相當于一國。指對國家起舉足輕重作用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游俠列傳》:“吳楚反時,條侯為太尉,乘傳車將至河南,得劇孟,喜曰:‘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孟,吾知其無能為已矣。’天下騷動,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云。”
-
111
以身殉國
- 成語拼音:
- yǐ shēng xùn guó
- 成語解釋:
- 忠于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梁 沈約《宋書 沈文秀傳》:“伯宗曰:'丈夫當死戰場,以身殉國,安能歸死兒女手中乎?'”
-
112
治國安民
- 成語拼音:
- zhì guó ān mín
- 成語解釋:
- 治:治理;安:使安定;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業的意思。治理國家;使百姓安定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食貨志上》:“財者,帝王所以聚人守位,養成群生,奉順天德,治國安民之本也。”
-
113
忠君愛國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jūn ài guó
- 成語解釋:
- 對君主忠貞,對國家摯愛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44回:“此人雖則商賈之流,倒也有些忠君愛國之心、排患解紛之略。”
-
114
忠君報國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jūn bào guó
- 成語解釋:
- 忠于國君,報效國家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鄭光祖《伊尹耕萃》第二折:“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,濟世安民,忠君報國,乃是男兒所為。”
-
115
周游列國
- 成語拼音:
- zhōu yuó liè guó
- 成語解釋:
- 周游:全都走到,游遍。原指孔丘帶著他的學生周游當時的許多國家,希望得到重用,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。后指走遍各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曹余章《上下五千年 孔子周游列國》:“孔子的學生說:‘魯君不辦正事,咱們走吧!’打那以后,孔子離開魯國,帶著一批學生周游列國,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。”
-
116
邦國殄瘁
- 成語拼音:
- bāng guó tiǎn cuì
- 成語解釋:
- 邦國:國家;殄:盡,絕;瘁:病。形容國家病困,陷于絕境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大雅 瞻印》:“人之云亡,邦國殄瘁。”
-
117
邦家之光
- 成語拼音:
- bāng jiā zhī guāng
- 成語解釋:
- 邦:諸侯國;家:大夫的封地。指國家的光榮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南山有臺》:“樂只君子,邦家之光。”
-
118
病民蠱國
- 成語拼音:
- bìng mín gǔ guó
- 成語解釋:
- 病:損壞,禍害;蠱:相傳為人工培養的毒蟲,引伸為毒害。害人民、害國家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天然癡叟《石點頭·貪婪漢六院賣風流》:“昔劉晏桑弘羊,利盡緇銖,而未嘗病國病民,后世猶說其聚斂。”
-
119
病民害國
- 成語拼音:
- bìng mín hài guó
- 成語解釋:
- 病:損壞,禍害。害人民、害國家
- 成語出處:
- 清 嚴復《救亡決論》:“從未問津,致一是云為,自虧自損,病民害國,暗不自知。”
-
120
吃大鍋飯
- 成語拼音:
- chī dà guō fà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企業不論盈虧,個人不分勤懶,全由國家包干的辦法
- 成語出處:
-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蘆》第五回:“或是大家女兒,又說是吃大鍋飯的兒女,不知民間疾苦,那曉得撐持家事?”
* 關于國家的成語 形容國家的成語 描述國家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