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困頓的成語 (8個)
-
1
作困獸斗
- 成語拼音:
- zuò kùn shòu dòu
- 成語解釋:
- 雖受困頓,也要奮力相拼,抗爭不休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得臣猶在,憂未歇也。困獸猶斗,況國相乎!”
-
2
顛連窮困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lián qióng kùn
- 成語解釋:
- 顛連:困頓不堪。形容窮苦艱難
- 成語出處:
- 范文瀾《中國近代史》上冊第三章:“連阡累陌,一片荊榛,居民間有孑遺,顛連窮困之狀,有不能殫述者。”
-
3
敝衣枵腹
- 成語拼音:
- bì yī xiāo fù
- 成語解釋:
- 衣破肚饑。形容生活困頓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歸有光《上總制書》:“故富者貧而貧者死,其不死者敝衣枵腹,橫被苛斂。”
-
4
顛連無告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lián wú gào
- 成語解釋:
- 顛連:困頓不堪。生活困苦不堪而又無處告貸和訴說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張載《西銘》:“凡天下疲癃殘疾,惸獨鰥寡,皆我兄弟之顛連無告者也。”
-
5
敝衣糲食
- 成語拼音:
- bì yī lì shí
- 成語解釋:
- 破衣粗食。形容生活困頓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曾鞏《徐復傳》:“窮閻漏屋,敝衣糲食,或至于不能自給,未嘗動其意也。”
-
6
狼狽萬狀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bèi wàn zhuàng
- 成語解釋:
- 狼狽:窘迫的樣子;萬狀:多種樣子。形容極其困頓、窘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刊大宋宣和遺事》:“太上因暑熱成病,狼狽萬狀。”
-
7
首尾狼狽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wěi láng bèi
- 成語解釋:
- 狼狽:困頓窘迫。形容處境困頓窘迫,進退兩難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劉琨傳》:“自守則稽聰之誅,進討則勒襲其后,進退維谷,首尾狼狽。”
-
8
造次顛沛
- 成語拼音:
- zào cì diān pèi
- 成語解釋:
- 流離失所,生活困頓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于是,顛沛必于是。”
* 關于困頓的成語 形容困頓的成語 描述困頓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