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善惡的成語 (27個)
-
21
烏之雌雄
- 成語拼音:
- wū zhī cí xióng
- 成語解釋:
- 烏:烏鴉。烏鴉的雌雄難辨。比喻不分善惡是非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正月》:“具曰‘予圣’,誰知烏之雌雄。”
-
22
無遮大會
- 成語拼音:
- wú zhē dà huì
- 成語解釋:
- 無遮:沒有遮攔,指不分貴賤、僧俗、智愚、善惡,平等看待。佛家語,原指布施僧俗的大會。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梁書·武帝本紀》:“輿駕幸同泰寺,設四部無遮大會。”
-
23
玉石同沉
- 成語拼音:
- yù shí tóng ché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善惡一齊受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元帝《馳檄告四方》:“孟諸焚燎,芝艾俱盡;宣房河決,玉石同沉。”
-
24
一薰一蕕
- 成語拼音:
- yī xūn yī yóu
- 成語解釋:
- 薰:香草。蕕:臭草。香臭夾雜,往往只聞其臭不聞其香。故用來比喻一善一惡之中,善易消而惡難除。有兩個意思:(1)比喻善易消惡易存,或善不能止惡,惡能消善。(2)一香一臭,善惡分明。
- 成語出處:
- 左傳僖公四年: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 《左傳》 僖公四年: 一薰一蕕, 十年尚猶有臭。先秦?左丘明《左傳?僖公四年》: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
-
25
營蠅斐錦
- 成語拼音:
- yíng yíng fěi jǐn
- 成語解釋:
- 《詩·小雅·青蠅》:“營營青蠅,止于樊。豈弟君子,無信讒言。”鄭玄箋:“興者,蠅之為蟲,污白使黑,污黑使白,喻佞人變亂善惡也。”又《巷伯》:“萋兮斐兮,成是貝錦。彼譖人者,亦已大甚。”鄭玄箋:“興者,喻讒人集作己過以成于罪,猶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錦文。”后因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·小雅·青蠅》:“營營青蠅,止于樊。豈弟君子,無信讒言。”又《詩·小雅·巷伯》:“萋兮斐兮,成是貝錦。彼譖人者,亦已大甚。”
-
26
芝艾并焚
- 成語拼音:
- zhī ài bìng fén
- 成語解釋:
- 芝艾:香草和臭草,比喻善惡和美丑。比喻貴賤、賢愚、良莠同歸于盡
- 成語出處:
-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嘉遁》:“慮巫山之失火,恐芝艾之并焚耳。”
-
27
朱紫難別
- 成語拼音:
- zhū zǐ nán bié
- 成語解釋:
- 朱:紅色。古代以朱色為正色,紫色為間色,比喻正邪、好壞。形容善惡不辯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董允傳》:“丞相亮將北伐,住漢中,慮后主富于春秋,朱紫難別,以允秉心公亮,欲任以宮省之事。”
* 關于善惡的成語 形容善惡的成語 描述善惡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