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和平的成語 (7個)
-
1
清和平允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hé píng yǔn
- 成語解釋:
- 平允:性情平和。形容性情溫和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齊獻王攸傳》:“及長,清和平允,親賢好施。”
-
2
和睦相處
- 成語拼音:
- hé mù xiāng chǔ
- 成語解釋:
- 睦:和好。鄰國或鄰居之間和平友好地相交往。
- 成語出處:
-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六年》:“上下和睦,周旋不逆。”
-
3
和平共處
- 成語拼音:
- hé píng gòng chǔ
- 成語解釋:
- 彼此不發生軍事沖突而共存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新疆風土雜憶》:“故牽強附會,合佛道為一,又拉上孔子作陪,以便和平共處。”
-
4
時和年豐
- 成語拼音:
- shí hé nián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和:和平;年:年成;豐:盛,多。風調雨順,五谷豐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大雅譜》唐 孔穎達疏:“萬物盛多,人民忠孝,則致時和年豐,故次《華黍》,歲豐宜黍稷也。”
-
5
鸞飛鳳舞
- 成語拼音:
- luán fēi fèng wǔ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祥瑞和平的環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山海經 海內經》:“有鸞鳥自歌,鳳鳥自舞……見則天下和。”
-
6
情恕理遣
- 成語拼音:
- qíng shù lǐ qiǎn
- 成語解釋:
- 恕:原諒;遣:排遣。以情相恕,以理排遣。指待人接物寬厚和平,遇事不加計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衛玠傳》:“玠嘗以人有不及,可以情恕;非意相干,可以理遣,故終身不見喜慍之容。”
-
7
鑄甲銷戈
- 成語拼音:
- zhù jiǎ xiāo gē
- 成語解釋:
- 銷熔鐵甲兵器。借指結束戰爭,實現和平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劉基《丙申歲十月還鄉作》詩之七:“修文偃武君王意,鑄甲銷戈會有期。”
* 關于和平的成語 形容和平的成語 描述和平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