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聽聲的成語 (5個)
-
1
揣骨聽聲
- 成語拼音:
- chuāi gǔ tī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舊時相法之一種。不相其面,而摸其骨骼,聽其語聲,以判貴賤。后以喻牽強附會,妄加評判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彭乘《墨客揮犀》卷一:“又有觀畫而以手摸之,相傳以謂色不隱指者為佳畫。此又耳鑒之下,謂之揣骨聽聲。”
-
2
舍實聽聲
- 成語拼音:
- shě shí tī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不察實際,只聽虛名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王符《潛夫論·實貢》:“周顯拘時,故蘇秦;燕噲利虛譽,故讓子之;皆舍實聽聲,嘔哇之過也。”
-
3
繞梁三日
- 成語拼音:
- rào liáng sān rì
- 成語解釋:
- 繞梁:在房梁間繚繞飄蕩。(余音)環繞屋梁旋轉三天。形容美妙動聽的聲音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湯問》:“昔韓娥東之齊,匱糧,過雍門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繞梁儷,三日不絕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”
-
4
望聞問切
- 成語拼音:
- wàng wén wèn qiē
- 成語解釋:
- 中醫用語。望,指觀氣色;聞,指聽聲息;問;指詢問癥狀;切;指摸脈象。合稱四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古今醫統》:“望聞問切四字,誠為醫之綱領。”
-
5
狐聽之聲
- 成語拼音:
- hú tīng zhī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《水經注·河水一》引《述征記》:“盟津、河津忄互濁,方江為狹,比淮濟為闊,寒則冰厚數丈。冰始合,車馬不敢過,要須狐行,云此物善聽,冰下無水乃過,人見狐行方渡。”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狐之為獸,又多猜疑,故聽河冰無流水聲,然后敢渡。”后因以“狐聽
- 成語出處:
- 《水經注·河水一》引《述征記》:“冰始合,車馬不敢過,要須狐行,云此物善聽,冰下無水乃過,人見狐行方渡。”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狐之為獸,又多猜疑,故聽河冰無流水聲,然後敢渡。”
* 關于聽聲的成語 形容聽聲的成語 描述聽聲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