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否泰的成語 (15個)
-
1
泰來否極
- 成語拼音:
- tai lái fǒu jí
- 成語解釋:
- 泰:周易卦名,是好卦。否:周易卦名,是壞卦。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,就要轉化到它的對立面,好事來到是由于壞事已至終極,壞事變為好事。亦作“否去泰來”、“否極泰至”、“泰來否往”、“否極泰來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白居易《遣懷》詩:“樂往轉化,泰來猶否極。”
-
2
泰來否往
- 成語拼音:
- tài lái pǐ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否、泰:《周易》中的兩個卦名。否:卦不順利;泰:卦順利;極:盡頭。逆境達到極點,就會向順境轉化。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否》:“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。”《周易 泰》:“泰,小往大來,吉亨。”《吳越春秋 勾踐入臣外傳》:“時過于期,否終則泰。”
-
3
否終則泰
- 成語拼音:
- pǐ zhōng zé tai
- 成語解釋:
- 謂閉塞到極點,則轉向通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易·雜卦》:“否泰,反其類也。”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·勾踐入臣外傳》:“時過于期,否終則泰。”
-
4
否去泰來
- 成語拼音:
- pǐ qù tai lái
- 成語解釋:
- 指厄運過去,好運到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前蜀·韋莊《湘中作》詩:“否去泰來終可待,寒夜休唱《飯牛歌》。”
-
5
否往泰來
- 成語拼音:
- pǐ wǎng tai lái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否2去泰來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林諤《石壁寺鐵彌勒像頌》:“否往泰來,圣作惠出。”
-
6
否終而泰
- 成語拼音:
- pǐ zhōng ér tài
- 成語解釋:
- 否:壞;泰:好,順利。壞運到了盡頭,好運就來了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庾亮傳》:“實冀否終而泰,屬運在今。”
-
7
否終斯泰
- 成語拼音:
- pǐ zhōng sī tài
- 成語解釋:
- 否:壞;泰:好,順利。壞運到了盡頭,好運就來了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徐陵《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》:“夫否終斯泰,屯極則亨,若日月之回環,猶陰陽之報復。”
-
8
泰極而否
- 成語拼音:
- tài jí ér pǐ
- 成語解釋:
- 好的到了極點,壞的就來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劉禹錫《史公神道碑》:“侍中以帳下生變聞,泰極而否,當歌而哭。”
-
9
泰極生否
- 成語拼音:
- tài jí shēng pǐ
- 成語解釋:
- 泰、否:《周易》卦名,泰吉否兇。指事物發展到極端,就會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,好事會變成壞事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91回:“泰極生否,樂盛成悲,今被妖邪捕獲。”
-
10
否極而泰
- 成語拼音:
- pǐ jí ér tài
- 成語解釋:
- 否、泰:64卦中的兩個卦名。指壞的到了盡頭就要好起來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韓令坤等傳論贊》:“雖太祖善御,諸臣知機,要亦否極而泰之象也。”
* 關于否泰的成語 形容否泰的成語 描述否泰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