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古人的成語 (72個)
-
61
泉石膏肓
- 成語拼音:
- quán shí gāo huāng
- 成語解釋:
- 泉石:指山水;膏肓:古人把心尖脂肪叫“膏”,心臟和隔膜之間叫“肓”,據說這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。比喻嗜好山水成癖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 隱逸傳 田游巖》:“臣泉石膏肓,煙霞錮疾,既逢圣代,幸得逍遙。”
-
62
率爾操觚
- 成語拼音:
- shuài ér cāo gū
- 成語解釋:
- 觚:方木,古人用它來書寫。率爾:不加思索;操觚:指作文。原形容文思敏捷,后指沒有慎重考慮,輕率地寫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陸機《文賦》:“或操觚以率爾,或含毫而邈然。”
-
63
四海鼎沸
- 成語拼音:
- sì hǎi dǐng fèi
- 成語解釋:
- 四海:古人以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,用以指全國各地;鼎沸:比喻局勢不安定,如同鼎水沸騰。形容天下大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蜀志·譙周傳》:“既非秦末鼎沸之時,實有六國并據之勢。”《晉書·祖逖傳》:“若四海鼎沸,豪杰并起,吾與足下,當相避于中原耳。”
-
64
詩酒風流
- 成語拼音:
- shī jiǔ fēng liú
- 成語解釋:
- 作詩飲酒。古人以此為風流韻事,故稱。
- 成語出處:
- 金·元好問《鷓鴣天》詞:“身外虛名一羽輕,封侯何必勝躬耕。田園活計渾閑在,詩酒風流屬老成。”
-
65
桃弧棘矢
- 成語拼音:
- táo hú jí shǐ
- 成語解釋:
- 桃木做的弓,棘枝做的箭,古人認為可辟邪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桃弧棘矢,以除其災。”
-
66
文房四侯
- 成語拼音:
- wén fáng sì hòu
- 成語解釋:
- 指筆、硯、紙、墨。古人戲稱筆為管城侯毛元銳,硯為即墨侯石虛中,紙為好畤侯楮知白,墨為松滋侯易玄光,故稱。參閱宋蘇易簡《文房四譜》引文嵩《四侯傳》。
- 成語出處:
- 參閱宋·蘇易簡《文房四譜》引文嵩《四侯傳》。
-
67
妄下雌黃
- 成語拼音:
- wàng xià cí huáng
- 成語解釋:
- 胡亂涂改文字。雌黃:古人抄書校書時涂改文字用的顏料。
- 成語出處:
- 北齊 顏之推《顏氏家訓 勉學》:“校定書籍,亦何容易?自揚雄劉向方稱此職耳。觀天下書未遍,不得妄下雌黃。”
-
68
興觀群怨
- 成語拼音:
- xìng guān qún yuàn
- 成語解釋:
- 興:聯想;觀:觀察;群:合群;怨:怨恨。古人認為讀《詩經》可以培養人的四種能力。后泛指詩的社會功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論語 陽貨》:“詩,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。”
-
69
心有靈犀一點通
- 成語拼音:
-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。現多比喻雙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。靈犀:古人說犀牛是一種靈獸;它的角上有條白紋從角尖通向頭腦;感應靈敏;所以稱靈犀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商隱《無題》詩:“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。”
-
70
心之官則思
- 成語拼音:
- xīn zhī guān zé sī
- 成語解釋:
- 心:古人以為心是思維器官,所以把思想的器官、感情等都說做心,現指腦筋;官:官能,作用。腦筋的官能就是思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官則思,思則得之,不思則不得也。”
-
71
右軍習氣
- 成語拼音:
- yòu jūn xí qì
- 成語解釋:
- 右軍: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,曾任右軍將軍,世稱王右軍。比喻一味摹擬古人,不能自創一格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宋曹《書法約言》:“既脫天腕,仍養于心,方無右軍習氣。”
-
72
鑿龜數策
- 成語拼音:
- záo guī shǔ cè
- 成語解釋:
- 鑿龜:鉆灼龜甲,看灼開的裂紋推測吉兇;數策:數蓍草的莖,從分組計數中判斷吉兇。指古人用龜甲蓍草來卜筮吉兇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非子·飾邪》:“趙又嘗鑿龜數策而北伐燕,將劫燕以逆秦,兆曰大吉。”
* 關于古人的成語 形容古人的成語 描述古人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