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發憤圖強的成語 (5個)
-
1
發憤圖強
- 成語拼音:
- fā fèn tú qiáng
- 成語解釋:
- 發憤:決心努力;圖:謀求。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。
- 成語出處:
- 何香凝《孫中山與廖仲愷》:“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并不多,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,應該~,徹底革命。”
-
2
生聚教訓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jù jiào xùn
- 成語解釋:
- 生聚:繁殖人口,聚積物力;教訓:教育,訓練。指軍民同心同德,積聚力量,發憤圖強,以洗刷恥辱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哀公元年》:“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教訓,二十年之外,吳其為沼乎!”
-
3
生聚教養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jù jiào yǎng
- 成語解釋:
- 生聚:繁殖人口,聚積物力。指軍民同心同德,積聚力量,發憤圖強,以洗刷恥辱
- 成語出處:
- 續范亭《八一南陽府市場開幕大會朱總司令親臨訓話……》詩:“萬眾歡呼精神旺,老帥從容入將臺。生聚教養七年苦,戰士概屬黨培栽。”
-
4
十年生聚,十年教訓
- 成語拼音:
- shí nián shēng jù,shí nián jiào xùn
- 成語解釋:
- 生聚:繁殖人口,聚積物力;教訓:教育,訓練。指軍民同心同德,積聚力量,發憤圖強,以洗刷恥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哀公元年》:“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教訓,二十年之外,吳其為沼乎!”
-
5
枕戈嘗膽
- 成語拼音:
- zhěn gē cháng dǎn
- 成語解釋:
- 頭枕兵器,口嘗苦膽。形容刻苦自勵,發憤圖強,或報仇雪恥心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沈初明《勸進梁元帝第三表》:“陛下英略緯天,沉明內斷,橫劍泣血,枕戈嘗膽。”
* 關于發憤圖強的成語 形容發憤圖強的成語 描述發憤圖強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