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發發的成語 (323個)

    241

    抽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ó fà chōu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擢:拔。拔下頭,抽出肚腸。形容自引罪貴,表示悔恨,以求寬恕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梁書·伏順傳》:“豈有人臣奉如此之詔而不亡魂破膽,歸罪有司,擢抽腸,少自論謝?”
    242

    耨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fà nòu mi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櫛:梳理;耨:除草。梳頭,除雜草。比喻事情利多害少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:“圣人之用兵也,若櫛耨苗,所去者少,而所利者多。”
    243

    難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ó fà nán s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拔下的頭難以數清(擢:拔)。比喻罪行很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》:“擢賈之以續之罪,尚未足。”
    244

    夕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fā xī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早上出;晚上到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鱷魚文》:“潮之州,大海在其南……鱷魚朝而夕至也。”
    245

    震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èn lóng fā k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使昏昧糊涂,不明事理的人,為之震驚,受到啟
    成語出處:
    劉心武《寫在水仙花旁》一:“一旦有滿足這種要求的作品出現,形同震聾聵,會引起強烈的反響。”
    246

    昭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lóng fā k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使耳聾的人也能夠聽到。比喻用語言文字等給人以極大的啟,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會清醒過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天討·望帝》:“巴縣鄒烈士容首起大呼,昭聾聵,正義浹乎寰宇,回響振乎棧峽。”
    247

    眥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liè fà z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眼角裂開,頭上豎。形容憤怒到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瞋目視項王,頭上指,目眥盡裂。”
    248

    朱顏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ū yán cuì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朱顏綠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周邦彥《西平樂》詞:“追念朱顏翠,曾到處,故地使人嗟。”
    249

    整裝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ěng zhuāng dài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整理好行裝,等待出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23章:“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請愿團還未啟程北上,上海方面北軍第四師整裝待的消息已傳到浙江來。”
    250

    著意栽花花不,無意插柳柳成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ó yì zāi huā huā bù fā,wú yì chā liǔ liǔ chéng y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著意:用心。有心栽種的花沒開,無意插下的柳枝卻成了一片柳蔭。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沒得到,不經意的卻意外地取得了收獲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魯齋郎》第二折:“著意栽花花不,等閑插柳柳成蔭。”
    251

    不差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hā háo f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毫、:都是古代的長度名,十毫為,十為厘,形容細微。形容一點兒也不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張說《進渾儀表》:“令儀半在地上,半在地下,晦朔弦望,不差毫。”
    252

    丹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i fà dān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丹心:赤誠之心。形容年邁蒼老,仍然懷有一顆赤誠之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蘇武傳》記載蘇武出使匈奴,被扣十九年,丹心一片,及還,須皆白的故事。
    253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ào fā 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突然了財得了勢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書,咱伺候過多少,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戶,在咱面上混充老爺!”
    254

    青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i fà qīng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青衫:無功名者的服飾。謂年老而功名未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趙令畤《侯鯖錄》第七卷:“瓊林宴罷作詩曰:‘白青衫晚得官,瓊林頓覺酒腸寬。’”
    255

    不絕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jué rú f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絕:斷。形容局勢危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燕刺王劉旦傳》:“先日諸呂陰謀大逆,劉氏不絕如。”
    256

    沖口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ōng kǒu ér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加思索地說出口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贄《焚書·李溫陵傳》:“滑稽排調,沖口而,既能解頤,亦可刺骨。”
    257

    齒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ǐ wēi fā x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年高眉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選·任昉》:“至若齒危秀之老,含經味道之生,莫不北面人宗,自同資敬。”
    258

    慈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fā cí b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起善心,做好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梁武帝累修歸極樂》:“伏望母親大人,大慈悲,優容苦志。”
    259

    膽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n hán fā s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恐怖之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惡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聞者靡不膽寒豎,永為子孫之戒。”
    260

    對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ì zhèng fā y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針對病根下藥。比喻針對缺點錯誤采取相應辦法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5回:“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,怕不是生產,這正是對癥藥呢!”
    * 關于發發的成語 形容發發的成語 描述發發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