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反反的成語 (168個)

    121

    老還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lǎo huán t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翟灝《通俗編 識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長樂無極老復丁’即《參同契》所云老翁復丁壯也,今變之曰老還童。”
    122

    勞為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láo wéi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勞:疲勞;逸:安閑,休息。把疲勞轉化為安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揭喧《兵經百篇·更字》:“我一戰而人數應,誤逸為勞;人數戰而人數休,勞為逸;逸則可作,勞則可敗。”
    123

    面教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miàn jiào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消極的供教學用的資料。借指壞的典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發行《參考消息》以及出版其他面教材,就是‘種牛痘’,增強干部和群眾在政治上的免疫力。”
    124

    璞歸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pǔ guī z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璞:蘊藏有玉的石頭,也指未雕琢的玉;歸:返回;真:天然,自然。去掉外飾,還其本質。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“歸真璞,則終身不辱。”
    125

    廢然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rán ér f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廢然:沮喪失望的樣子。:返回。懷著失望的心情而歸來。形容因消極失望而中途退縮。亦作“廢然思返”、“廢然而返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德充符》:“我拂然而怒,而適先生之所,則廢然而。”
    126

    水不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shuǐ bù s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水已潑出去,不能再收回。比喻不可挽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光武帝紀上》:“雖仲尼為相,孫子為將,猶恐無能為益。水不收,后悔無及。”
    127

    手可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shǒu kě d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:翻轉。翻轉手掌學可得到。形容極其易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荀子·非相》:“誅旦公,定楚國,如手爾。”
    128

    邪歸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xié guī zh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邪:不正當,不正派;歸:回到。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,不再做壞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97回:“將軍邪歸正,與宋某同滅田虎,回朝報奏朝廷,自當錄用。”
    129

    眼不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yǎn bù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翻臉不認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一旦臨小利害,僅如毛發比,眼若不相識。”
    130

    咬一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yǎo yī k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沒有抓住獸類,而被它咬了一口。比喻遭到指責的人強詞奪理過來攻擊指責他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19回:“拿奸拿雙,拿不住雙,咬一口,就受不得了。”
    131

    歸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ī quán fǎn z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回歸到完善的、原本的境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白居易《故僥州刺史吳府君神道碑銘序》:“無室家累,無子孫憂,屈伸寵辱,委順而已,未嘗一日戚戚其心顏,以至于歸全真,故予所謂達人之徒歟?信矣!”
    132

    革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é xié fǎn zh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革除錯誤,回到正道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勖學》:“蕩汰積埃,革邪正。”
    133

    歸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ī zhèng fǎn bě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歸:回返;:返回。返歸于根本之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馬超傳》:“海內怨憤,歸正本,暨于氐、羌率服,獯鬻幕義。”
    134

    禍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bù fǎn zh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踵:腳跟。形容災禍很快來臨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許世緒傳》:“今攬五郡之兵,據四戰之中,茍無奇計,禍不踵。”
    135

    揮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ī gē fǎn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:“魯陽公與韓構難,戰酣日暮,援戈而偽(揮)之,日為之三舍。”
    136

    畫虎不成類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g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畫老虎不成;卻象狗。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;弄得不倫不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馬援轉》:“效季良不得,陷為天下輕薄子,所謂畫虎不成類狗者也。”
    137

    計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bù fǎn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計無返顧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范景文《恤用建儲被廢諸臣緣由疏》:“當其慷慨發言,計不顧,豈知有今日哉!”
    138

    宅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 fǎn zhái l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家煩宅亂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七五回:“月娘道:‘他見你家宅亂要去,你管他腿事?’”
    139

    節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é wēi fǎn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節:節制;威:威力,威風;:同“返”,歸還。節抑威強,復用文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趙·荀況《荀子·強國》:“節威文。案用夫端誠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。”
    140

    舉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ǔ yī fǎn s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:類推。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相似的許多事情。比喻善于學習;能夠由此及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舉一隅,不以三隅,則不復也。”
    * 關于反反的成語 形容反反的成語 描述反反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