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反反的成語 (168個)

    101

    一舉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ǔ sān f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論語·述而》:“舉一隅不以三隅,則不復也。”后以“一舉三”指善于推理,能由此及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述而》:“舉一隅不以三隅,則不復也。”
    102

    義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wú fǎn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義:宜;應該做的事;顧:回頭看。做正當合理的事;只有上前的事;絕不回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觸白刃,冒流矢,義不顧,計不旋踵,人懷怒心。”
    103

    欲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yì fǎn sǔ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益:得益;損:損害。原想有所得益,結果受損害。形容事與愿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動而見尤,欲益損。”
    104

    一隅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ú sān f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一件事物的情況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況、道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舉一隅不以三隅,則不復也。”
    105

    指奏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ǐ zòu xiāng f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奏:旨趣。旨趣相,各執己見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齊俗》:“故百家之言,指奏相,其合道一體也。”
    106

    報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ào běn fǎn s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報:報答;本:根源;:回到;始:開始。指受恩思報,不忘所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郊特牲》:“唯社,丘乘共粢盛,所以報本始也。”
    107

    不以為恥,以為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yǐ wéi chǐ,fǎn yǐ wéi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恥:恥辱;榮:榮耀。不認為是可恥,而認為是榮耀。指不知羞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改造我們的學習》:“對于自己的歷史一點不懂,或懂得甚少,不以為恥,以為榮。”
    108

    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àng fǎn d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發表完全對立的言論;采取對立的舉措
    成語出處:
    張潔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鄭子云在會上,即使不和上面唱調,至少也得鬧出點新花樣。”
    109

    從流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óng liú wàng f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習從流俗而不可扭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九回:“一記得了,久而久之,不論尊卑長幼,遠近親疏,一股腦子,把稱謂擱起來,都叫別號,尤其怪。照這樣從流忘,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后,只怕就會有‘甲齋父親’‘乙亭兒子’的通稱了。”
    110

    聰明被聰明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ōng míng fǎn bèi cōng míng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以為聰明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東坡續集 洗兒》:“人皆養子望聰明,我被聰明誤一生。
    111

    當斷不斷,受其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g duàn bù duàn,fǎn shòu qí l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當:應當,應該;斷:決斷。指應該做出決斷的時候不決斷,就會產生禍亂。指做事應當機立斷,否則就會貽害無窮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齊悼惠王世家》:“道家之言‘當斷不斷,受其亂’,乃是也。”
    112

    本還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běn huán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同“返”,歸,還。指回復到原來的狀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11回:“連服一二次,方才本還原,知得人事。”
    113

    本溯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běn sù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同“返”,歸,還;溯:尋源。比喻追尋事情的根源
    成語出處:
    康有為《大同書》已部:“昔之人孔之乎,淵淵深思,蓋知之矣,故本溯源,立胎教之義,教之于未成形質以前。”
    114

    哺之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bǔ zhī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,報答恩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禽部》:“慈鳥:此鳥初生,母哺六十日,長則哺六十日,可謂慈孝矣。”
    115

    跌文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diē wén z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正話說或欲揚故抑的文章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回:“原來三荷包進來的時候,本想做個跌文章,先說個不成功,好等他哥來還價,他用的是引船就岸的計策。”
    116

    盈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fǎn yí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沸:翻滾;:翻轉;盈:充滿。沸騰翻滾的聲浪喧天。形容人聲嘈雜喧囂;亂成一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:“只見外面的人雪片打進來,沸盈天,喊聲不絕。”
    117

    戈一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gē yī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轉;調轉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;尖頭橫刃;長柄;像矛。調轉矛頭;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。比喻掉轉方向;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吾與楊軍戈擊之。”
    118

    客為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kè wéi z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客人過來成為主人。比喻變被動為主動或變次要為主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71回:“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,步步為營,誘淵來戰而擒之,此乃客為主之法。”
    119

    負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lèi fǎn l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和同類事物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列子·仲尼》:“龍誑魏王曰:‘有意不心,有指不至,有物不盡,有影不移,發引千鈞,白馬非馬,孤犢未嘗有母。’其負類倫,不可勝言也。”張湛注:“負,猶背也。類,同也。”
    120

    來復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lái fù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來回翻動。形容多次重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斌《紅旗譜》第三卷:“江濤來復去,看了又看。”
    * 關于反反的成語 形容反反的成語 描述反反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