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原始人的成語 (7個)
-
1
群居穴處
- 成語拼音:
- qún jū xué chǔ
- 成語解釋:
- 原始人類聚群而居,住于山洞之中。比喻粗野無知,見聞淺陋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隗囂傳》:“王之將吏,群居穴處之徒,人人抵掌,欲為不善之計。”
-
2
鉆燧取火
- 成語拼音:
- zuàn suì qǔ huǒ
- 成語解釋:
- 燧:火石。鉆打火石取火。原始人類取火的方式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有圣人作,鉆燧取火,以化腥躁,而民說之,使王天下,號之曰燧人氏。”
-
3
茹毛飲血
- 成語拼音:
- rú máo yǐn xuè
- 成語解釋:
- 茹:音如;吃。用來描寫原始人不會用火;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的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》:“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食,鳥獸之肉,飲其血,茹其毛。”
-
4
飲血茹毛
- 成語拼音:
- yǐn xuè rú máo
- 成語解釋:
- 茹:吃。用來描繪原始人不會用火,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的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·禮運》:“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食,鳥獸之肉,飲其血,茹其毛,未有麻絲,衣其羽皮。”
-
5
附庸風雅
- 成語拼音:
- fù yōng fēng yǎ
- 成語解釋:
- 附庸:依傍;追隨;風雅:原始《詩經》中的“國風”和“大雅”、“小雅”;引申為吟詩綴文之類的事和文士學者的風度。指一些缺乏文化修養的人;偏去結交文人學者;參與文化活動;借以裝點門面;扮出有教養;有風度;斯文儒雅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情變》:“那班鹽商明明是咸腌貨色,卻偏要附庸風雅,在揚州蓋造了不少的花園。”
-
6
穴居野處
- 成語拼音:
- xué jū yě chǔ
- 成語解釋:
- 居住在山洞里;生活在原野上。形容人類遠古時期原始的生活狀態。穴:山洞;處:居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系辭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處,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,上棟下宇,以待風雨。”
-
7
刀耕火耨
- 成語拼音:
- dāo gēng huǒ nòu
- 成語解釋:
- 耨:除草。古人播種前先伐去樹木燒掉野草,以灰肥田。泛指原始的耕作技術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·嚴震傳》:“梁漢之間,刀耕火耨。”
* 關于原始人的成語 形容原始人的成語 描述原始人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