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動用的成語 (10個)
-
1
勞師動眾
- 成語拼音:
- láo shī dòng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勞師:使軍隊勞苦;意為出動軍隊。原指出動大量軍隊;后也指動用大量人力;也有小題大作的意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43回:“兄長既來赴席,如何又勞師動眾?”
-
2
勞民動眾
- 成語拼音:
- láo mín dòng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動用眾多民力去做某件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五代史·晉書·高祖紀》:“紀年之挽粟飛芻,繼日而勞民動眾,常煩漕運,不給供須。”
-
3
起兵動眾
- 成語拼音:
- qǐ bīng dòng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模出兵。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志·華敷傳》:“不可以興土功,不可以會諸侯,不可以起兵動眾,舉大事,必有大殃。”
-
4
起師動眾
- 成語拼音:
- qǐ shī dòng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模出兵。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呂纂傳》:“夫起師動眾,必參之天人,茍非其時,圣賢所不為。”
-
5
行軍動眾
- 成語拼音:
- xíng jūn dòng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模出兵。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朗傳》:“且雨水方盛,非行軍動眾之時。”
-
6
興師動眾
- 成語拼音:
- xīng shī dòng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舊指大規模出兵。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。興、動:發動;眾:指大隊人馬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吳子 勵士》:“夫發號布令,而人樂聞;興師動眾,而人樂戰;交兵接刃,而人樂死。”
-
7
窮兵極武
- 成語拼音:
- qióng bīng jí wǔ
- 成語解釋:
- 動用全部兵力,肆意發動戰爭。形容極端好戰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荀悅《漢紀·武帝紀》:“奢侈無限,窮兵極武,百姓空竭,萬民疲弊。”
-
8
傳風扇火
- 成語拼音:
- chuán fēng shān huǒ
- 成語解釋:
- 猶扇風點火。比喻鼓動別人做某種事。多用于貶義。
- 成語出處:
- 康濯《春種秋收 故事》:“這么傳風扇火,直扇得玉翠她爹都受了傳染——天天替女兒著急,時時埋怨女兒眼皮太高。”
-
9
干戈載戢
- 成語拼音:
- gàn gē zǎi jí
- 成語解釋:
- 干戈:古代的兵器。指武器。載:虛詞。戢:聚藏。把武器收藏起來。比喻不再進行戰爭動用武力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釋滯》:“干戈載戢,繁弱既韜。”
-
10
窮形盡相
- 成語拼音:
- qióng xíng jìn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;也用來形容丑態畢露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陸機《文賦》:“雖棄方而遁圓,期窮形而盡相。”
* 關于動用的成語 形容動用的成語 描述動用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