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勸說的成語 (7個)
-
1
燕駿千金
- 成語拼音:
- yàn jùn qiān jīn
- 成語解釋:
- 戰國時,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。郭隗以馬為喻,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,三年后得一死馬,用五百金買下馬骨,于是不到一年,得到三匹千里馬,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,賢士將聞風而至。見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。后以“燕駿千金”為招納賢士之典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時,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。郭隗以馬為喻,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,三年后得一死馬,用五百金買下馬骨,于是不到一年,得到三匹千里馬,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,賢士將聞風而至。見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。
-
2
苦口婆心
- 成語拼音:
- kǔ kǒu pó xīn
- 成語解釋:
-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泉州道匡禪師》:“問:‘學人根思遲回,乞師曲運慈悲,開一線道。’師曰:‘遮個是老婆心。’”
-
3
好說歹說
- 成語拼音:
- hǎo shuō dǎi shuō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回:“掌柜的便同他們好說歹說,說我們都是鄉鄰,你們也犯不著來害我。”
-
4
說好說歹
- 成語拼音:
- shuō hǎo shuō dǎi
- 成語解釋:
- ①謂百般勸說或請求。②褒貶,評論好壞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6回:“我趕眼錯就走出來,還要攔阻,又說好說歹,放了我來。”
-
5
喉焦唇干
- 成語拼音:
- hóu jiāo chún gān
- 成語解釋:
- 喉嚨和嘴唇都非常干。形容極力勸說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焦延壽《易林》第13卷:“龍馬上山,焦無水泉,喉焦唇干,渴不能言。”
-
6
燕昭市駿
- 成語拼音:
- yàn zhāo shì jùn
- 成語解釋:
- 指戰國時郭隗以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為喻,勸說燕昭王真心求賢的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高適《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》:“家僮愕視欲先鞭,櫪馬驚嘶還屢顧。始知物妙皆可憐,燕昭市駿豈徒然。”
-
7
作好作歹
- 成語拼音:
- zuò hǎo zuò dǎ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用各種理由或方式反復勸說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6回:“賴大、賈璉作好作歹……那人趕忙磕了兩個頭,抱頭鼠竄而去。”
* 關于勸說的成語 形容勸說的成語 描述勸說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