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力量的成語 (317個)

    281

    望洋驚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g yáng jīng t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看見他人偉大而慨嘆自己或處理一件事而慨嘆不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杭世駿《序》:“書來質余,方望洋驚嘆,五體投地,而敢以一言半句相益乎!”
    282

    心蕩神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dàng shé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受到一種超自然的作用激起強烈情緒,神魂顛倒,不能自持
    成語出處:
    張賢亮《青春期》:“一個可能是非常纏綿溫馨心蕩神移的情感交流過程,被簡化成直奔終極目標的繁殖行為。”
    283

    虛而虛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ū ér xū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虛:空虛。虛弱而故意表現虛弱,使敵人反誤以為強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草廬經略·虛實》:“虛而虛之,使敵人轉疑以我為實。”
    284

    息軍養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jūn yǎ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息:休息,修整。修整軍隊,積蓄,準備再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66回:“按甲寢兵,息軍養士,待時而動。”
    285

    相濡以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rú yǐ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濡:沾濕;沫:唾沫。水干了;魚互相以吐沫沾濕;以維持生命。現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相互救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    286

    相濡以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rú yǐ z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濡:沾濕;澤:唾液或汗水。水干了,魚吐沫互相潤濕。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用微薄的互相幫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曾國藩《廣東嘉應州知州劉君事狀》:“噓枯養瘠,相濡以澤。”
    287

    相喣以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xǔ yǐ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喣:吐口水。彼此吐口水來濕潤對方。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互相幫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詰鮑》:“儉以率物,以為美談,所謂盜跖分財,取少為讓,陸處之魚,相喣以沫也。”
    288

    星星之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g xīng zhī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點點小火星。比喻開始時微小;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。多比喻新興的革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張居正《答云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》:“貪黷有司及四方無籍奸徒竄入其中者,激而構扇之,星星之火,遂成燎原。”
    289

    膝癢搔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yǎng sāo b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膝部發癢,卻去搔背。比喻沒有使在點子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桓寬《鹽鐵論 利議》:“議論無所依,如膝癢而搔背。”
    290

    養兵千日,用兵一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bīng qiān rì,yòng bīng yī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平時供養、訓練軍隊,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。指平時積畜,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馬致遠《漢宮秋》第一折:“我養軍千日,用軍一時,空有滿朝文武,那一個與我退的番兵。”
    291

    一成一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chéng yī lǚ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成:古時以方圓十里為一成;旅:古時以兵士五百人為一旅。形容地窄人少,單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哀公元年》:“有田一成,有眾一旅,能布其德而兆其謀。”
    292

    以蛋碰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dàn pèng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拿蛋去碰石頭。比喻不正確估計自己的,自取滅亡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鄭振鐸《桂公塘》:“沒有什么,該鎮定些,他們決不敢拿我怎么樣的,此刻萬事且須容忍,以蛋碰石,必然無幸!”
    293

    遠交近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ǎn jiāo jìn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對遠方國家聯合;對鄰近國家攻占的外交策略。后來指利用關系轉較遠的來攻擊眼前對手的處世手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遠交而近攻,得寸則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    294

    養精蓄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jīng xù r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養:保養;精:精神;蓄:積蓄;銳:銳氣。保養精神;積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4回:“且待半年,養精蓄銳,劉表,孫權可一鼓而下也。”
    295

    因人成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rén ché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依靠別人的辦成事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公等錄錄,所謂因人成事者也。”
    296

    一絲不線,單木不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ī bù xiàn,dān mù bù l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根絲不能織成線,一棵樹不能形成林。比喻一個人單薄,辦不成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八回:“這福兒一絲不線,單木不林,也覺讀的慢懈。”
    297

    以少勝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shǎo shèng d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少數的戰勝多數的;以弱小戰勝強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22回:“這回用兵,以少勝多,極有布置。”
    298

    羽翼豐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yì fēng m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小鳥的羽毛已經長全。比喻已經成熟或相當強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299

    羽翼既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yì jì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已經具備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24回:“備乃人杰也,今若不擊,待其羽翼既成,急難圖矣。”
    300

    招兵買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bīng mǎi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招收士兵;購買戰馬。形容組織擴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湯顯祖《牡丹亭 虜諜》:“限他三年內招兵買馬,騷擾淮陽地方,相機而行,以開征進之路。”
    * 關于力量的成語 形容力量的成語 描述力量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