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力量的成語 (319個)

    241

    席卷天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 juǎn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強大,控制了全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賈誼《過秦論》:“有席卷天下,包舉宇內,囊括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。”
    242

    息軍養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jūn yǎ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息:休息,修整。修整軍隊,積蓄,準備再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66回:“按甲寢兵,息軍養士,待時而動。”
    243

    相濡以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rú yǐ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濡:沾濕;沫:唾沫。水干了;魚互相以吐沫沾濕;以維持生命。現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相互救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    244

    相濡以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rú yǐ z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濡:沾濕;澤:唾液或汗水。水干了,魚吐沫互相潤濕。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用微薄的互相幫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曾國藩《廣東嘉應州知州劉君事狀》:“噓枯養瘠,相濡以澤。”
    245

    相喣以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xǔ yǐ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喣:吐口水。彼此吐口水來濕潤對方。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互相幫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詰鮑》:“儉以率物,以為美談,所謂盜跖分財,取少為讓,陸處之魚,相喣以沫也。”
    246

    相呴以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xǔ yǐ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彼此以呼出的氣濕潤對方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。”成玄英疏:“呴氣相濕。”后以喻在困難時以微小的,竭互相幫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。”成玄英疏:“呴氣相濕。”
    247

    星星之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g xīng zhī h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點點小火星。比喻開始時微小;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。多比喻新興的革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張居正《答云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》:“貪黷有司及四方無籍奸徒竄入其中者,激而構扇之,星星之火,遂成燎原。”
    248

    膝癢搔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yǎng sāo b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膝部發癢,卻去搔背。比喻沒有使在點子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桓寬《鹽鐵論 利議》:“議論無所依,如膝癢而搔背。”
    249

    養兵千日,用兵一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bīng qiān rì,yòng bīng yī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平時供養、訓練軍隊,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。指平時積畜,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馬致遠《漢宮秋》第一折:“我養軍千日,用軍一時,空有滿朝文武,那一個與我退的番兵。”
    250

    有尺水行尺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chǐ shuǐ xíng chǐ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駛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載的船。指而行。比喻有多少做多少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65回:“我且‘有尺水行尺船’,等什么鷹神再來,我再做道理。”
    251

    一成一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chéng yī lǚ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成:古時以方圓十里為一成;旅:古時以兵士五百人為一旅。形容地窄人少,單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哀公元年》:“有田一成,有眾一旅,能布其德而兆其謀。”
    252

    以蛋碰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dàn pèng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拿蛋去碰石頭。比喻不正確估計自己的,自取滅亡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鄭振鐸《桂公塘》:“沒有什么,該鎮定些,他們決不敢拿我怎么樣的,此刻萬事且須容忍,以蛋碰石,必然無幸!”
    253

    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ě huǒ shāo bù jìn,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野火不能燒盡野草,春天一到野草又長出來了。比喻富有生命的事物,任何也扼殺不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白居易《賦得古原草送別》:“離離原上草,一歲一枯榮。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”
    254

    遠交近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ǎn jiāo jìn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對遠方國家聯合;對鄰近國家攻占的外交策略。后來指利用關系轉較遠的來攻擊眼前對手的處世手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遠交而近攻,得寸則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    255

    養軍千日,用在一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jūn qiān rì,yòng zài yī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平時供養、訓練軍隊,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。指平時積畜,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誓師》:“嘗言‘養軍千日,用軍一時’。俺們不替朝廷出,竟是一伙禽獸了。”
    256

    異軍突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jūn tū q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異軍:另外一支軍隊。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突然興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少年欲立嬰便為王,異軍蒼頭特起。”
    257

    養精蓄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jīng xù r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養:保養;精:精神;蓄:積蓄;銳:銳氣。保養精神;積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4回:“且待半年,養精蓄銳,劉表,孫權可一鼓而下也。”
    258

    以卵擊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luǎn jī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拿蛋去碰石頭。比喻不估計自己的,自取滅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3回:“強欲與爭,正如以卵擊石,安得不敗乎!”
    259

    羽毛豐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máo fēng m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小鳥的羽毛已經長全。比喻已經成熟或相當強大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管仲《管子 水池》:“形體肥大,羽毛豐茂。”
    260

    一木難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mù ná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樓將要倒塌,不是一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。比喻一個人的單薄,維持不住全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隋 王通《文中子 事君》:“大廈將顛,非一木所支也。”
    * 關于力量的成語 形容力量的成語 描述力量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