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利益的成語 (122個)
-
81
涸澤而漁
- 成語拼音:
- hé zé ér yú
- 成語解釋:
- 抽干池水捉魚。比喻只圖眼前利益,不作長遠打算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子 七仁》:“先王之法,不涸澤而漁,不焚林而獵。”
-
82
涸澤而漁,焚林而獵
- 成語拼音:
- hé zé ér yú,fén lín ér liè
- 成語解釋:
- 涸:使水干枯;澤:聚水的洼地;焚:燒毀。把池水戽干來捕魚,將林地燒毀來打獵。比喻只圖眼前利益,不作長遠打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子·上仁》:“先王之法,……不涸澤而漁,不焚林而獵。”
-
83
捐軀殉國
- 成語拼音:
- juān qù xùn guó
- 成語解釋:
- 殉國:為國家的利益而犧牲生命。為了國家而獻出生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北魏·楊衒兺《洛陽伽藍記·追光寺》:“既見義忘家,捐生殉國,永言忠烈何日忘之!”
-
84
潔身自好
- 成語拼音:
- jié shēn zì hào
- 成語解釋:
- 潔:沌潔;好:喜愛。保持自身的清潔;不同流合污。現也指怕招惹是非;只顧自己;不關心大多數人的利益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 逃名》:“逃名,固然也不能說是豁達,但是去就,有愛憎,究竟總不失為潔身自好之士。”
-
85
據圖刎首
- 成語拼音:
- jù tú wěn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謂貪圖未得的利益而斷送自己的生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子 上義》:“左手據天下之圖而右手刎其喉,雖愚者不為,身貴于天下也。”
-
86
竭澤焚藪
- 成語拼音:
- jié zé fén sǒu
- 成語解釋:
- 竭:排水。藪:指草野。排干池水捕魚,燒光草野捉獸。比喻做事不留余地,只顧眼前利益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呂氏春秋·義賞》:“竭澤而漁,豈不獲得,而明年無魚;焚藪而田,豈不獲可,而明年無獸。詐偽之道,雖今偷可,后將無復,非長術也。”
-
87
口惠而實不至
- 成語拼音:
-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
- 成語解釋:
- 惠:給人以好處;至:到。只在口頭上答應給別人好處;而實際的利益卻到不了別人身上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表記》:“口惠而實不至,怨災及其身。”
-
88
亂臣賊子
- 成語拼音:
- luàn chén zéi zǐ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指不忠君主;不守臣道;作風反叛的大臣。后指破壞國家統一;損害人民利益的惡人。也作“逆子賊臣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亂臣賊子懼。”
-
89
里通外國
- 成語拼音:
- lǐ tōng wài guó
- 成語解釋:
- 里通:暗中勾結。與國外反動勢力暗中勾結;盜賣本國的情報或國家利益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 病后雜談之余》:“ 大則指為‘里通外國’,就是現在之所謂‘漢奸’。”
-
90
撈一把
- 成語拼音:
- lāo yī bǎ
- 成語解釋:
-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
- 成語出處:
- 劉知俠《鐵道游擊隊》第五章:“他就想再撈一把,可是越撈越深。”
-
91
目光短淺
- 成語拼音:
- mù guāng duǎn qiǎn
- 成語解釋:
- 缺乏遠見卓識的、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
- 成語出處:
- 周克芹《許茂和他的女兒們》第一章:“這位精明的莊稼人思前想后,竟得出了一個目光短淺的結論。”
-
92
媚外求榮
- 成語拼音:
- mèi wài qiú róng
- 成語解釋:
- 媚:諂媚。奉承外國人以謀求個人利益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趼人《痛史》第19回:“這是媚外求榮的結局,表過不提。”
-
93
賣主求榮
- 成語拼音:
- mài zhǔ qiú ró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出賣主人的利益以換取個人的榮華富貴
- 成語出處:
-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得勢則聚若蠅蚊,失勢則散若鳥獸,甚至賣主求榮者頗多。”
-
94
囊漏貯中
- 成語拼音:
- náng lòu zhù zhōng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囊漏儲中”。謂糧食從小器漏入大器,其實并未漏掉。常以喻實際利益并未外流。貯,盛米器,大于囊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賈誼《新書·春秋》:“汝知小計而不知大計。周諺曰:‘囊漏貯中。’而獨弗聞歟?”
-
95
匿瑕含垢
- 成語拼音:
- nì xiá hán gò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為長遠利益而能包容大度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“瑾瑜匿瑕,國君含垢。”
-
96
秋毫不犯
- 成語拼音:
- qiū háo bù fàn
- 成語解釋:
- 秋毫: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,比喻極細微的東西;犯:侵犯。指軍紀嚴明,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吾入關,秋毫不敢有所近,籍吏民,封府庫,而待將軍。”《后漢書 岑彭傳》:“持軍整齊,秋毫無犯。”
-
97
秋毫勿犯
- 成語拼音:
- qiū háo wù fàn
- 成語解釋:
- 指軍紀嚴明,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。同“秋毫無犯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史 隋紀下 煬帝》:“營壘所次,務在整肅,芻蕘有禁,秋毫勿犯。”
-
98
窮通得失
- 成語拼音:
- qióng tōng dé shī
- 成語解釋:
- 窮:不得志;通:暢達。遭遇的坎坷與順利,利益的得與失。指人生遭遇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胡泉《續題》:“快平生,窮通得失,悲歡笑罵假荒唐。”
-
99
染指于鼎
- 成語拼音:
- rǎn zhǐ yú dǐng
- 成語解釋:
- 鼎:古代用青銅制成的炊具,多為圓形,三足兩耳。把手指伸到鼎里蘸點湯。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 宣公四年》:“及食大夫黿,召子公而弗與也。子公怒,染指于鼎,嘗之而出。”
-
100
識大體,顧大局
- 成語拼音:
- shí dà tǐ,gù dà jú
- 成語解釋:
- 認識到有關大局的重要道理,照顧全局利益
- 成語出處:
- 鄧小平《在擴大的中央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不論工人也好,農民也好,知識分子也好,愛國民主人士也好,都是識大體、顧大局的,都是相信跟著黨走是對的。”
* 關于利益的成語 形容利益的成語 描述利益的成語。